職場溝通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讓您與對方產(chǎn)生很好的共情,讓您得到您想要的信息,增進雙方的了解,讓雙方在心情舒暢中達成共識。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職場溝通口才必備要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開口說話的四大要素
第一,說話的時機
古人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闭f話也是如此,話不在多,時機一定要對。能在最適宜的時機,說出最適宜的話,這才是最會說話的人。否則,如果說話的時機把握得不好,相反,還會給你帶來反面的效果?!度龂萘x》中的“楊修之死”大概就是如此。楊修作為曹操身邊一個直接參與機密要務、總領營帳諸事的行軍主簿,在戰(zhàn)事失利的緊急情況下,口無遮掩,自作聰明地從“雞肋”口令中隨意妄猜,并在軍中肆無忌憚散布消極言論,最終落得個被曹操以“亂我軍心”罪處死。楊修空有真才實學,卻因為說話時機不對,而招來“殺身之禍”。
那么,什么時候是說話的最佳時機?比如,在討論會上,什么時候是最佳發(fā)言的機會?如果你第一個發(fā)言,雖然能夠給聽眾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況是,因為時間尚早,氣氛難免顯得沉悶,聽眾尚未適應,不太好調(diào)動他們的情緒??墒侨绻搅撕筮呍僦v,好處是能夠吸收別人的成果,進行有效的歸納整理,顯得井井有條,或針對別人的漏洞,發(fā)表更為完善的意見,可是因為時間太晚,很多聽眾都會覺得疲倦,希望盡快結束發(fā)言而不愿再拖延時間,因此效果也不理想。根據(jù)這些情況,經(jīng)過研究證明,最好的發(fā)言機會是在第二或第三個人發(fā)言之后及時切入話題,這樣的效果最好。在這個時候,說話的氣氛已經(jīng)活躍起來,如果你不失時機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孔子曾在《論語?季氏》里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边@句話有3層意思:一是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叫做急躁; 二是應該說話的時候卻不說,叫做隱瞞;三是不看對方的臉色變化,貿(mào)然信口開河,叫做閉著眼睛瞎說。選擇時機,是一種尊重對方的表現(xiàn),同時更是發(fā)揮說話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對方對你所談的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你的話才會產(chǎn)生應有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事實證明,說服他人的最佳時機是對方心情比較平和的時候。由于勞累、不順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時,他們是沒有心情來聽你說話的。
第二,說話的場合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其丈夫阿爾伯特相親相愛,感情和諧。妻子是一國之君,整天忙于公務和應酬,而丈夫卻不太關心政治,對社交缺乏興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經(jīng)深夜了,她回到臥室,見房門緊閉,就敲起門來。
問:“誰?”
答:“我是女王?!遍T未開,再敲。
問:“誰?”
答:“維多利亞。”門未開,再敲。
問:“誰?”
答:“你的妻子?!遍T開了,維多利亞走了進去。
女王回到家里,場合改變了,她就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位妻子。在宮廷上對著王公貴族說話是一種情形,回家說話應該是另一種情形。不看場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到什么說什么,這是“不會說話”人的一種拙劣表現(xiàn)。著名作家李存葆說過:在戰(zhàn)斗最激烈的時候,宣傳鼓動不會是長篇大論,有時面對敵人痛罵一聲,回頭向戰(zhàn)友一招手,喊一聲:“有種的,跟我上!”這比宣傳鼓動更有效。這也告訴我們,說話只有根據(jù)場合,靈活運用語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場合不同,氛圍不同,人們的心情也不同,他們對一些問題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會不同。同樣一句話,在此場合被認為合理、有見解、在彼場合則可能引起人家的厭惡和反感。設想一下,我們跟一個六七十歲的貧苦老農(nóng)交流時大談網(wǎng)絡、信息高速公路會是一個什么情形,我想這位好農(nóng)一定不知道你所云的是什么,說不定還會認為你腦子有毛病。這就叫“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拿什么鑰匙開什么鎖?!?/p>
第三,說話的對像和身份
我們都知道有一條成語叫“對牛彈琴”,它諷刺的就是“說話不看對象”。琴彈得再好,對牛也沒有任何意義。說話也一樣,不看人說話也沒有任何作用,有時還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殺身之禍。要了解聽話者的身份、年齡、職業(yè)、愛好、文化修養(yǎng)等諸多方面的情況,只有這樣,我們所說的話才有意義,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據(jù)說古代有個叫許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鄉(xiāng)。魏明帝覺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為了攬過局面,告訴許允:“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因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難于求情,卻可以“理”相爭,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隨便以情斷事的,皇帝以國為大,以公為重,只有以理斷事和以理說話,才能維護好國家利益和作為一國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審訊許允的時候,許允直率地回答說:“陛下規(guī)定的用人原則是‘舉爾所知’,我的同鄉(xiāng)我最了解,請陛下考察他們是否合格,如果不稱職,臣愿受處罰?!蔽好鞯叟扇丝疾煸S允提拔的同鄉(xiāng),他們確實很稱職,于是不僅將許允釋放了,還賞了一套新衣服。根據(jù)是封建王朝制定的個人薦舉的任官制度,許允提拔同鄉(xiāng)一事,不管妥不妥當,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認可的“理”。這可以說是善于根據(jù)說話對象的身份地位來選擇說話方式的絕好例子了。
說話不考慮對象,就等于射擊不瞄準。而關于什么樣的對象,說什么話??梢詤⒖脊砉茸印稒嗥分姓f的:“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辨;與辨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愚者言,依于銳?!?/p>
第四,說話的方式和分寸
所謂說話的方式和寸,就是同一件事,你會選擇說哪一段,站在哪個角度說,比如,你太太炒菜,四個菜中只有一個好吃,你吃飯的時候會說那三個不好吃,還是說那一個好吃呢?一定是說那一個好吃,因為你說那三個不好吃也沒有用,再說好不好吃她和你一樣清楚,為什么要說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當過放牛郎,交了一些窮朋友。稱帝后,有兩個從前的窮朋友來見他。因兩人的話說得不一樣,兩人的.命運也各不一樣。第一個人被引進宮內(nèi),他一坐下便指手劃腳地說:“我主萬歲!皇上還記得嗎?從前你和我都替財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蘆花蕩里,把偷來的青豆放在瓦罐里煮。沒等煮熟,大家都搶著吃。你把罐子都打爛了,撒了滿地的青豆,湯都潑在地上了。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葉送進嘴里,卡住了喉嚨。還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葉吞下,才把卡在喉頭的草葉咽進肚里去?!敝煸奥犃怂氖稣f,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為了保住體面,他把臉一沉厲聲喝道:“哪來的瘋子,替我亂棍打出去!”
對于同一件事,一個人是直通通地說,結果被推出斬首;一個委婉曲折地說,結果做了大官。話說的方式不一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會有天壤之別。墨子曾回答他的學生子禽說:話說多了有什么好處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同樣,在生活中,精辟的見解往往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容易招人生厭。實踐證明,正確把握好說話的分寸,能夠給自己增添魅力、贏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機會。
人,總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在不同人場合,面對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事件,就應該說不同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說話,所以,開口說話不能只照著自己的思路走,要考慮對方對自己說的話是否有興趣,要考慮對方的立場,以及自己的觀點能夠被接受的程度。能看對象說話的人雖不是老實人,但絕對是精明人。一個具有高明演說技巧的人,能夠很快地發(fā)現(xiàn)聽眾所感興趣的話題,同時能夠說得適時適地,恰到好處。換言之,他能把聽眾想要聽的事情,在他們想要聽的時間之內(nèi),以適當?shù)姆绞秸f出來,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才能,這種能夠把握優(yōu)越時機的人,說話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會非同凡響。
職場溝通的六要素
微笑
微笑是職場溝通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式, 它是人與人進行溝通的最快的方式,平和如天使般的微笑不僅可以使個人魅力得以提升,還可以給您的生活、工作增添明媚的陽光和無限的暖意。
記錄
“沒有記錄等于沒有發(fā)生”,書面的記錄溝通能有利于信息的充分、準確傳播,提升執(zhí)行力讓信息溝通更順暢。
聆聽
交談時,你需要用心聆聽對方說話,了解對方要表達的信息。若一個人長時間述說,說的人很累,聽的人也容易疲倦,因此,在交談時,適度地互相對答較好。
真誠表達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唯有真誠之心才能打動人心,以真誠之心對待他人,它是良好溝通的極佳基礎,因此我們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
目光交流
目光交流處于人際交往溝通的重要位置。人們相互間的信息交流,總是以目光交流為起點。目光交流發(fā)揮著信息傳遞的重要作用。 故有所謂眉目傳情。
心靈溝通
心靈溝通的基礎是溝通,沒有溝通怎么能夠深入到心里,又怎么能夠進入的心靈?先彼此無條件傾聽,然后百分百分享對彼此的期待,看看彼此的心和需要。
職場說話的口才技巧
1、不要說“錯”,而要說“不對”
一位同事不小心把一項工作計劃浸上了水,正在向客戶道歉。你當然知道,他犯了錯誤,惹惱了客戶,于是你對他說:“這件事情是你的錯,你必須承擔責任?!边@樣一來,只會引起對方的厭煩心理。你的目的是調(diào)和雙方的矛盾,避免發(fā)生爭端。所以,把你的否定態(tài)度表達得委婉一些,實事求是地說明你的理由。比如說:“你這樣做的確是有不對的地方,你最好能夠為此承擔責任?!?/p>
2、不要說“僅僅”
在一次通力攻關會上你提出了一條建議,你是這樣說的:“這僅僅是我的一個建議?!闭堊⒁?,這樣說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這樣一來,你的想法、功勞包括你自己的價值都會大大貶值。本來是很利于合作和團體意識的一個主意,反而讓同事們只感覺到你的自信心不夠。最好這樣說:“這就是我的建議?!?/p>
3、不要說“幾點左右”,而要說“幾點整”
在和一個重要的生意上的伙伴通電話時,你對他說:“我在這周末左右再給您打一次電話?!边@就給人一種印象,覺得你并不想立刻拍板,甚至是更糟糕的印象--別人會覺得你的工作態(tài)度并不可靠。最好是說:“明天11點整我再打電話給您?!?/p>
4、不要再說“老實說”
公司開會的時候會對各種建議進行討論。于是你對一名同事說:“老實說,我覺得”在別人看來,你好像在特別強調(diào)你的誠意。你當然是非常有誠意的,可是干嗎還要特別強調(diào)一下呢?所以你最好說:“我覺得,我們應該”
5、不要說“務必”,而要說“請您”
你不久就要把自己所負責的一份企劃交上去。大家壓力已經(jīng)很大了,而你又對大家說:“你們務必再考慮一下”這樣的口氣恐怕很難帶來高效率,反而會給別人壓力,使他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反過來呢,誰會去拒絕一個友好而禮貌的請求呢?所以最好這樣說:“請您考慮一下”。
職場口才訓練的方法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職場溝通口才必備要素
下一篇:應掌握的職場口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