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有很多好處,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人類文明足跡都印刻在文物之中,觀覽過程其實就是一種開拓視野、擁抱文化生活的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1
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了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地:安陽。安頓好后,我們來到了殷墟博物館。
大門。
你認識這個字嗎?它是“子”哦。
博物館入口處還有幾塊好玩的磚,我們坐著時光機從現(xiàn)代到戰(zhàn)國再到殷商。
這里有許多龜甲與獸骨,上面刻著甲骨文。
聽導(dǎo)游說:殷商時期的.人們沒有與天災(zāi)抗衡或預(yù)測天災(zāi)的能力,所以大到與鄰國的戰(zhàn)爭,小到出門時的天氣,都要占卜一下。貞人先在獸骨或龜甲上刻出槽,再在上面刻上字,最后放在火上烤,根據(jù)裂紋的走向來判斷吉兇,上面刻的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有形聲、假借、象形等形體,儼然已成為一個復(fù)雜的文字體系。
博物館里還有許多文物,如戈、矛、玉飾等。
圖表。
最好玩的是一個調(diào)色盤,媽媽說這可能是古代人調(diào)墨的時候用的。這里還有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大鼎高達133厘米,器口長79.2厘米,重量達875公斤。
我拿著放大鏡把字放大了看,媽媽則在一旁拍照、給我解釋字的意思,我認識了許多字的意思,也意識到了漢字的博大精深,這不是用字母拼出來的語言所能媲美的,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2
本周五,學(xué)校組織我們?nèi)⒂^自然博物館。早晨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登上了車。汽車沿著高速公路向前飛馳,我們的'心情很激動,想快點到博物館去了解大自然中的奧秘。
我們首先參觀了動物館,水族館……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古哺乳動物館。里面陳列了一具大象的化石,這頭大象長8米高4米,象牙有3米多長。老師問我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有那么多頭大象,只有這一頭象放在這嗎?”我們說:“不知道”。老師說:“這頭大象是一群大象的頭領(lǐng),由于大象生長的地方很干旱,于是這頭大象帶領(lǐng)象群去外邊尋找水源,經(jīng)過一番努力,它們終于找到了一條河。于是帶著象群去喝水。由于它們太渴了,所以沒顧及水的深度邁了一大步,領(lǐng)頭大象就淹了下去。其它大象看到這一幕,急忙向四面八方逃去。后來這頭大象被河水淹沒,永遠的留在了這里。經(jīng)過200多萬年的地質(zhì)演變,就形成了今天的黃河象化石。”
參觀完自然博物館,使我了解許多大自然中的奧秘。今后我們要更加努力學(xué)習,長大以后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奧秘。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3
暑假的一天,我隨家人來到了位于成都安仁古鎮(zhèn)的建川博物館。爸爸告訴我,這是一座私人投資建造的'博物館,卻是國內(nèi)展覽面積最大的一座博物館聚落群,共有十八個展館,每個展館都有它特定的主題。
一進主入口,就看見一位手拿鋼槍的戰(zhàn)士雕像豎立在一座殘存的碉堡上,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槍林彈雨的戰(zhàn)爭年代。往里面沒走多一會就到了老兵手印廣場,看到一個個鮮紅的手印,我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當年正是這一雙雙手擋住了來勢洶洶的日軍,托起了中華民族的未來。接著,我又參觀了抗戰(zhàn)紀念館,一片片飛機殘骸再現(xiàn)了那段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場面,我仿佛看見英勇的飛行員在飛機中彈后直接撞擊敵機的鏡頭,他們才是中華民族最可敬的人。
在汶川地震紀念館,一輛輛災(zāi)難中被砸壞的車輛和救災(zāi)重型吊車被展示在我們眼前,告誡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最后,我們又參觀了中國壯士群雕廣場,一群為祖國的解放和自由奉獻青春和生命的壯士屹立在廣場上,堅定地注視著遠方,里面有些人名是我熟悉的,也有許多是我不曾聽過的,我在每位雕像前一一仔細看了他們的生平事跡,我想把他們的名字永遠刻在心中。
為了和平,收藏戰(zhàn)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xùn);未了安寧,收藏災(zāi)難。這是建川博物館創(chuàng)立的初衷,現(xiàn)在我更加明白這些話的意義了。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4
就在星期五,我參加了一次外出訪問的活動,使我受益頗多。
首先,我參觀了廣東省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可令人震撼了。走進博物館,先參觀歷史方面的,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泥娃娃組成的歷史圖,有婚禮的——抬花轎進門又給父母敬茶,一張紙生動滑稽的小臉,一個個逼真的動作,令我一下子進入到舊時廣東那充滿文化的時代。從中,我感受到濃濃的`廣東文化,并為這種有趣的文化而驕傲,自豪。這證明了廣東多么悠久的歷史與多么濃郁的文化呀!然后,是自然方面的。有龐大而震撼的恐龍模型骨,恐龍骨頭大小不一,但有的體型龐大。雖然嚇人,但也有著侏羅紀世界的氣息。它們龐大而靈巧,可怕又神秘。仿佛給我們開啟了一道道心靈大門,進入到里面,傾聽恐龍講故事。
心靈的談話令我更想迫不及待地解謎,解開未知的門鎖。
參觀完博物館,我邁進美術(shù)館那繽紛、有趣的大門。
其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古靈精怪的創(chuàng)作——保鮮膜迷宮。它巧妙地分割成各種小洞,令心靈有無限遐想。結(jié)點相互糾纏,形成有趣的東西。令大家的心靈也糾纏在這有趣無比的世界里。啊!多么奇妙啊!多么夢幻啊!還有另外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創(chuàng)作——報紙堆。把一些報紙粘好,組裝成一堆堆紙堆,十分創(chuàng)新,有新意。蔓延著濃郁藝術(shù)氣息也漸漸蔓延進我的心房。被藝術(shù)包圍,所陶醉。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畫——《花鳥》。它有古代詩意,充滿著鳥語花香。令人也想進去聞聞香味、聽聽鳥叫、看看山水。人在畫前,但心早已飛到畫里的世界上徜徉。藝術(shù)面對面的心靈對話,讓我懂得藝術(shù)美,藝術(shù)的更深概念。
回到中山,我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心靈中最動人的章節(jié),也收獲了難忘的心靈之行!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5
寒冬時節(jié),我市的文字博物館震撼開館了,消息傳來真是高興的我合不攏嘴。
在爸爸的帶領(lǐng)下我們走進了大廳,環(huán)顧大廳四周,是四塊巨大的白色浮雕,大氣磅礴。大廳頂部采用穹廬頂?shù)臉邮?。北面的浮雕介紹的是中國文字發(fā)展簡史,南面的則是一片甲骨驚天下,東面的是中國書法簡史,西面的是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
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的參觀中時光似乎倒流,開始了中國文字的演變的旅行。在文字發(fā)展史的二樓北廳,有一處是反映古人制陶的場景。雕像是那樣的栩栩如生,后面的布景是一泓看起來觸手可及的清水,遠處是飛翔的鳥兒和現(xiàn)場的聲光配合將我們帶入了迷人的遠古時代。
在二樓東廳展柜前我被那各種精美的文物所吸引,久久不舍離開。這里有各式造型古樸、莊重肅穆的青銅器;又有長短不一保存完好的竹簡;還有晶瑩剔透、質(zhì)地溫潤的玉器。這些珍貴文物見證著數(shù)千年文字的演變歷程。三樓北廳的第四展廳,主要展示民族文字大家庭藏族、朝鮮、東巴、水書、白族等眾多少數(shù)民族文字,這些文字的展示讓參觀者嘖嘖稱奇。在三樓的歷代書法展覽前,我這小小的書法愛好者沉湎其中流連忘返。
三個小時的參觀在不知不覺中度過,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博物館,腦海里還浮現(xiàn)著參觀時情景。通過參觀進一步了解了我國5000年的文字史,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字,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民揮了重要作用。激發(fā)了我對祖國的熱愛,更激勵了我好好學(xué)習、努力拼搏,為祖國的發(fā)展作出貢獻力量,使祖國更繁榮更昌盛!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6
1月3日,我們學(xué)校的全體師生一起去了中國文字博物館。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到了博物館門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光閃爍的字坊,它雄偉壯觀地矗立在大門口。繞過字坊,穿過28片甲骨青銅器組成的碑林,就來到了主題館。首先我們看到“一片甲骨驚天下”的字樣,想到古代漢字是人們的血汗凝結(jié)成的,隨后我們看到甲骨坑里那一片片的甲骨,大家都是更深入的體會到古人的用心良苦。
抱著對甲骨神秘探究的心情我們來到了二樓的第三展廳,首先看到甲骨的取代品——紙。
走進去,我們看到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者的頭像,大家一定猜到了是“蔡倫”,跟著老師的引導(dǎo)我們看到了造紙術(shù)的過程和場景,看到造紙術(shù)需要那么多程序,特別麻煩,我認識到我們要愛惜紙張,節(jié)約用紙。
最后大家步入第三展廳,大步奔跑到電腦室,這可是我們最感興趣的。我一會描紅,一會玩印刷術(shù),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文字的應(yīng)用越來越方便。
參觀結(jié)束了,同學(xué)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文字博物館,但里面漢字神奇的變化過程卻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里。
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7
昨天下午我們?nèi)⒂^了中國文字博物館,主要參觀了解了了解了兩種文字,分別是: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它出土于商代后期商王國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陽殷墟。百年來在這里先后發(fā)現(xiàn)的約13萬片刻辭甲骨,記錄了商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自然科學(xué)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商代社會彌足珍貴的資料。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模型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時空,將生命延續(xù)至今。
甲骨文和她的發(fā)現(xiàn)地安陽殷墟一起,揭示了3000多年前一個強大王朝背后的故事。威嚴的宮殿、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燦爛的文字成就,見證著歷史,見證著文明。
金文,是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的總稱。金文應(yīng)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金文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與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圓筆多,轉(zhuǎn)折圓。和甲骨文相比,字形變化更加多樣。
在眾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統(tǒng)一文字前1000多年間中國文字發(fā)展變化的基本情況。金文的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當時祀典、賜命、征戰(zhàn)、盟約等事件的記錄,以及對祖先及王侯們功績的頌揚,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側(cè)面。
看過這些文字之后,我感到了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我不禁自嘆,沒來文字博物館之前我對這并沒有什么了解,但現(xiàn)在看過之后,我突然了解到了:中國的文字歷史是多么的悠久啊!這種感覺就像井底之蛙從井底跳出來的那種感覺。在回來的路上,我的內(nèi)心在不停的贊嘆著。
2022博物館敘事日記400字七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2022年博物館滿分日記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