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學好數學,一定要多看例題,在看例題的過程中,大腦會將已有概念具體化,使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知識點
1、確定位置
在平面內,確定物體的位置一般需要兩個數據。
2、平面直角坐標系及有關概念
①平面直角坐標系
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中,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取向右為正方向;鉛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取向上為正方向;x軸和y軸統稱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建立了直角坐標系的平面,叫做坐標平面。
②坐標軸和象限
為了便于描述坐標平面內點的位置,把坐標平面被x軸和y軸分割而成的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軸和y軸上的點(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③點的坐標的概念
對于平面內任意一點P,過點P分別x軸、y軸向作垂線,垂足在上x軸、y軸對應的數a,b分別叫做點P的橫坐標、縱坐標,有序數對(a,b)叫做點P的坐標。
點的坐標用(a,b)表示,其順序是橫坐標在前,縱坐標在后,中間有“,”分開,橫、縱坐標的位置不能顛倒。平面內點的坐標是有序實數對,(a,b)和(b,a)是兩個不同點的坐標。
平面內點的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
④不同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征
a、各象限內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x,y)在第一象限→ x>0,y>0
點P(x,y)在第二象限 → x<0,y>0
點P(x,y)在第三象限 → x<0,y<0
點P(x,y)在第四象限 → x>0,y<0
b、坐標軸上的點的特征
點P(x,y)在x軸上 → y=0,x為任意實數
點P(x,y)在y軸上 → x=0,y為任意實數
點P(x,y)既在x軸上,又在y軸上→ x,y同時為零,即點P坐標為(0,0)即原點
c、兩條坐標軸夾角平分線上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x,y)在第一、三象限夾角平分線(直線y=x)上 → x與y相等
點P(x,y)在第二、四象限夾角平分線上 → x與y互為相反數
d、和坐標軸平行的直線上點的坐標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的各點的縱坐標相同。
位于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的各點的橫坐標相同。
e、關于x軸、y軸或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與點p’關于x軸對稱 橫坐標相等,縱坐標互為相反數,即點P(x,y)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P’(x,-y)
點P與點p’關于y軸對稱 縱坐標相等,橫坐標互為相反數,即點P(x,y)關于y軸的對稱點為P’(-x,y)
點P與點p’關于原點對稱,橫、縱坐標均互為相反數,即點P(x,y)關于原點的對稱點為P’(-x,-y)
f、點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P(x,y)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P(x,y)到x軸的距離等于 ∣y∣
點P(x,y)到y軸的距離等于 ∣x∣
點P(x,y)到原點的距離等于 √x2+y2
初中生數學學習方法分享
1數學學習技巧
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質含義,了解從實際模型中抽象為理論的演變過程。對所學理論知識,要在更大范圍內尋求它的具體實例,使之具體化,盡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法應用于實踐。
2初中學數學指導
1.上課認真聽講是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根本途徑。
2.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設法,特殊值法,整體法。
3.深刻理解知識點,仔細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解聯系實際。
3怎樣學好數學
主要是指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guī)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初中數學直線的性質
(1)直線公理:經過兩個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它可以簡單地說成: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過一點的直線有無數條。
(3)直線是是向兩方面無限延伸的,無端點,不可度量,不能比較大小。
(4)直線上有無窮多個點。
(5)兩條不同的直線至多有一個公共點。
八年級數學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上一篇:八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知識點
下一篇:八年級下冊數學抽樣調查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