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xué),是研究數(shù)量、結(jié)構(gòu)、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xué)科。不同的數(shù)學(xué)家對數(shù)學(xué)的確切范圍有不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第一單元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第一單元知識點
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
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例如:小明在小華哪面,小華在小明哪面。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xué)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
4、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作圖題(題型):
(1)看圖找方向。練習冊第5頁第2題
(2)根據(jù)要求來畫圖。書第10頁第2題
(3)路線圖書第5頁做一做。
數(shù)學(xué)幾何公式
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S=6a×a。
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
5、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S=ch。
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cè)面積: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V=πrh=π(d÷2)h=π(C÷2÷π)h。
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V=Sh÷3=πrh÷3=π(d÷2)h÷3=π(C÷2÷π)h÷3。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三角形知識點
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個角、3條邊、3個頂點。
3.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這條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4.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6.三角形的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7.三角形按角分成:
(1)銳角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
8.三角形按邊分成:
(1)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有兩個角相等,相等的兩個角叫做底角。)
(2)等邊三角形(三邊相等,三個內(nèi)角相等都是60°)
(3)一般三角形
9.三角形中只能有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個鈍角;
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最多有三個銳角。
10.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