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中,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好多同學(xué)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卻無從下口,導(dǎo)致出錯率過高。誠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侍坐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侍坐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一詞多義
如:(1)如或知爾(連詞,如果)
(2)如五六十、如會同(連詞,或者)
(3)如其禮樂(連詞,表示另提一事,至于)
(4)沛公起如廁(動詞,到……去,往)
(5)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動詞,比得上)
以:(1)以吾一日長乎爾(介詞,因為)
(2)毋吾以也(通“已”,停止)
(3)則何以哉(動詞,做)
(4)加之以師旅(介詞,用)
(5)以俟君子(連詞,表目的,來)
(6)為國以禮(介詞,用)
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詞,縱橫,方圓)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詞,道,指是非準(zhǔn)則)
二、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則非邦也與(與,通“歟”,語氣詞)
4、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
三、詞類活用
1、端章甫 (名詞作動詞,穿禮服、戴禮帽)
2、鼓瑟希 (鼓:名詞作動詞,彈奏)
3、風(fēng)乎舞雩(風(fēng):名→動 ,吹風(fēng)、乘涼)
4、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詞作動詞,落在后面)
5、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事,大事)
四、文言句式
1、賓語前置句
(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這一句還是省略句)
(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 )
(3)則何以哉 (即,則以何哉 )
(4)爾何如(即,爾如何)
2、狀語后置句
(1)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2)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
(3)異乎三子者之撰
(4)為國以禮
五、注釋:
能:動詞,能做到,勝任
焉:這里作指示代詞兼語氣詞,指代下文“小相”這種工作
如:連詞,或者
會:諸侯會盟
同:諸侯共同朝見天子
端:古代的一種禮服
章甫:古代的一種禮帽。這里都是名詞用作動詞,意思是“穿著禮服,戴著禮帽”
愿:愿意
相:在祭祀、會盟或朝見天子時主持贊禮和司儀的人
焉:兼詞,于是,在這些場合里
學(xué)習(xí)方法之對精美選段進行背誦
(1)要想背得快、記得牢,首先要讀準(zhǔn)課文,一字不差,不丟字,不多字,不錯字,認(rèn)真地逐字讀,待到讀熟后,再考慮背誦,一篇新課文,最主要的是先讀正確,否則讀錯的地方形成習(xí)慣很難糾正。
(2)邊讀邊理解,已有理解內(nèi)容,才能背得準(zhǔn)確。
(3)背誦時可將較長的文章分成小段,“個個擊破”。
(4)借助聯(lián)想,形體動作,輔導(dǎo)記憶背誦。
(5)不斷復(fù)習(xí),任何人記憶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計劃地進行反復(fù)訓(xùn)練,可以增強記憶。
(6)背誦中心難點易錯之處,可摘重點寫筆記。
語文表達方法
抒情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jié)合、象征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yīng)、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dāng)、敘議結(jié)合、正側(cè)相映等;
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jīng)據(jù)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體: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yīng)、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古詩詞:賦比興、用典、襯托、對比、渲染、托物言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卒章顯志、欲揚先抑、聯(lián)想、想像、語序倒置
七年級語文分班考試知識點
上一篇:侍坐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下一篇:五上語文《禮物》知識點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