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交際的工具。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七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第四單元,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第四單元
一、應記住的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
①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著有《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②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號柳泉居士,清代文學家?!读凝S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
2、字詞注音、字形掌握。
骸骨(hái)潛行(qián)蔥蘢(lóng)峰巒(luán)彌漫(mí) 頃刻(qǐng)喧囂(xiāo)
喑啞(yīn)靜謐(mí) 篡奪(cuàn)霎時(shà) 連亙(gèn)窗扉(fēi) 倏忽(shū)黯然(àn)縹緲(piǎo)
悄然前行 海枯石爛 日轉星移 姿態(tài)萬千 風云變幻 津津有味 竊竊私語 更勝一籌
驚慌失措 弱肉強食 開膛破肚 毫不猶豫 窸窣作響 夜色蒼茫 遙遙在望 昂首挺立
一葉扁舟 高垣睥睨 黯然飄渺 風定天清 海市蜃樓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化為烏有
3、課文內容把握。
①《化石吟》是一首贊美化石的抒情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②《看云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與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tài)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德云和天氣的關系。
③《綠色蟈蟈》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綠色蟈蟈的外表、習性介紹的活靈活現,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④《月亮上的足跡》是一篇饒有興趣的科普小品,它真實的記載了1967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的全過程。表現了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
⑤《山市》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的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4、與“月”有關的詩詞。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②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二、應形成的語文素養(yǎng)
1、科學小品,又叫知識小品,科普小品,是用小品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說明某種事物或現象的形態(tài)、特征、成因、功能、作用等。它的特點是語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潑,長運用豐富的想象與聯想,以及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茖W小品既有科學的嚴謹又有文學的情趣。
2、掌握科學小品的特點
①注意其說明的真確性、科學性?!犊丛谱R天氣》就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
②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犊丛谱R天氣》中對云運用了分類別、打比方、擬人等方法。
③生動說明與平時說明相結合。《看云識天氣》中介紹不同云和天氣時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進行生動說明介紹云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系時,則運用平時說明。
3、修辭知識學習
擬人:把沒有思想感情的事物當作人來描寫,使它和人一樣有感情、有動作,也就是人格化。
作用:表意豐富,感情色彩鮮明,描寫形象生動。
三、應把握的單元考點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內容要點。
首先,要認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內容。
其次,遵循由繁到簡,先概括后壓縮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話或材料中的語句來概括歸納,文字可以多一點繁一點,然后刪去可有可無的次要文字,留下最能概括文章內容的關鍵詞語。
最后概括文章內容要注意以下三種情況:
① 如果有中心句的,可以用中心句來概括。
② 如果文章內容有主次之分,可以保留主要的,刪除次要的。
③ 如果文中的幾方面內容是并列關系,可以把他們合并在一起,兼收并蓄,全面而無漏失。
2、修辭方法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復、對偶、設問、反問等。
四、練習
閱讀《山市》,做以下練習。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相顧( )飛甍( )居然城郭( )
歷歷在目( )危樓( )窗扉( )
裁如星點( )市肆( )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數年恒不一見。
②中有樓若者。
五、友情提示:
1、課外古詩詞背誦
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②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③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④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⑤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⑥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⑧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⑨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⑩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2、名著導讀精要:
《繁星》《春水》
這是兩部散文詩集,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是“愛心哲學”的根本出發(fā)點;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作者認為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一致的;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這部分稱為“哲理詩”。
《伊索寓言》
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相傳為公元前 6 世紀時一個名叫伊索的被釋奴隸所作,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主要內容有: 1 、影射當時社會現實,如《狼和小羊》。 2 、書中更多的篇章表現的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與智慧:《農夫和蛇》。 3 、借動物形象嘲諷人類缺點:《螞蟻和蟬》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探索月球奧秘
1、了解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搜集與月亮相關的詩詞、對聯、民風民俗等
2、圍繞“月亮”,展開想象作文
七年級上冊語文學習方法
多讀
就是反復讀。據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后讀22遍之多,并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后,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當就是記憶之本。
強記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進行記憶。有些課程基本概念不記不行,如語文中的音形義、外語中的單詞等。理解了的要背誦,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記憶,并在使用中重新鞏固記憶。
古詩文,背誦后更易理解,理解后還會記得更牢固——當然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腦信息存儲得越多,而且會養(yǎng)成樂于記憶的好習慣。當然,強記和死記并非同一概念。
勤寫
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注、整理摘抄都屬于這個范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動了各種器官,并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
七年級上冊語文學習技巧
首先要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边@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fā)覺其中的樂趣,發(fā)現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于我們去持之以恒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并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yōu)樽约旱臇|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語文七年級下冊古詩詞知識點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
下一篇:小升初重點語文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