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高一階段,大家的學習壓力都是呈直線上升的,因此平時的積累也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語文必修一鴻門宴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必修一鴻門宴知識點
篇一
1.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古人坐的姿勢是:兩膝著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鍾上?,F(xiàn)在在亞洲的某些國家如朝鮮、日本同樣保留著這種做法。如果將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長跪,又叫跽,這是將要站起來的準備姿勢,也表示對別人尊敬。按劍而跽是一種下意識的準備自衛(wèi)的動作。樊噲側(cè)舉盾牌,撞到衛(wèi)士,頭發(fā)直堅,眼眶似裂,瞪眼看著項羽,項羽被這一突發(fā)的情況弄的措手不及,只能按劍而跽。
2.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古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現(xiàn)代人不同,古人一天吃兩頓飯。第一頓飯叫做朝食。在《鴻門宴》中,項羽聽說劉邦欲占關(guān)中,于是大怒,拋出“旦日饗士卒”的號令,旦日是一大清早,本來是不吃早飯的,項羽的意思是提前開飯,早早進軍,表現(xiàn)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3.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玉是古人重要的配飾之一,不僅因為玉很貴重,為統(tǒng)治者專有,而且玉還被賦予了某些神秘的色彩。玦,屬于環(huán)形玉,即缺了一塊的環(huán)形玉。又因為玦的名稱來源于“決”,形狀又是環(huán)形斷開,所以古人用玦寓意決斷。范增應經(jīng)看出項羽的優(yōu)柔寡斷,并無心傷劉邦,又由于在席間,只能暗示。
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肉在器皿中煮熟之后,古人用匕首把肉取出放在一塊砧板上,這塊板叫做“俎”。然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著吃。《鴻門宴》中又見“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狈畤埵呛箨J進去的,身份又低,自然沒有他的席位。但他復盾為俎,以劍代刀,吃的既有氣魄又“合禮”。
篇二
一.通假字(解釋加點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說(說,通“悅”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8..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9.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閡、嫌怨)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12.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13.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nèi)”通“納”,接納)
二.古今異義(解釋加點字)
1.行李之往來((古義:出行的人)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人)4.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
5.持千金之資幣物(古義:禮品)6.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古義:袒露一只臂膀)8.諸郎中執(zhí)兵(古義:宮廷的侍衛(wèi))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義:投擊)10.斷其左股(古義:大腿)
11.沛公居山東時(古義:崤山以東)12.約為婚姻(古義:結(jié)為兒女親家)
1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14.將軍戰(zhàn)河北(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三.詞類活用(解釋加點字)
1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同下文“秦軍”)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3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4越國以鄙遠((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方的土地)
5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6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詞當狀語,用匣子)8又前而為歌曰(前:名詞當動詞,上前)
9乃朝服,設(shè)九賓(朝服:名詞當動詞,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遲:意動用法,認為……遲緩)
11使使以聞大王(聞:使動用法,使……聽到)12箕踞以罵曰(箕踞:名詞當狀語,像簸箕一樣)
13其人居遠(遠:形容詞當名詞,遠方)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詞當動詞,穿衣戴帽)
15進兵北略地(北:名詞當狀語,向北)16群臣怪之(怪:意動用法,認為……奇怪)
17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18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勝(刑:名詞作動詞,用刀割刺)20道芷陽間行(道:名詞作動詞,取道)
21沛公欲王關(guān)中(王:名詞作動詞,稱王)22于是項伯復夜去(夜:名詞作狀語)
23吾得兄事之(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24日夜望將軍至(日夜:名詞作狀語,每日每夜)
2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26頭發(fā)上指(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7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動,使……活)28從百余騎(從:使動,使……跟從)
29素善留侯張良(善:形容詞作動詞,交好)
四、一詞多義:
1、鄙:①越國以鄙遠(邊邑,邊遠的地方)②蜀之鄙有二僧(邊遠的村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陋鄙俗)④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輕賤)
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輕視)⑥敢竭鄙誠,恭疏短引(自謙之詞)
⑦北蠻夷之鄙人(鄙陋鄙俗)
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損害,衰敗)②敝人(謙詞)
③曹操之眾,遠來疲敝(疲憊)④敝帚自珍(壞,破舊)
3、兵:①不得持尺兵(兵器)②不及召下兵(士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軍隊)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兵器,武器)
⑤棄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⑥故上兵伐謀(用兵的策略)
4、辭:①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②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告辭)
③王粲長于辭賦(文體的一種)④辭樓下殿,輦來于秦(辭別,告別,離開)
⑤單于使衛(wèi)律召蘇武受辭(審訊,審問)⑥一言半辭(言詞、話)
5、顧:①顧計不知所出耳(但,只是,不過)②荊軻顧笑武陽(回頭)
③三顧臣與草廬之中(探望,拜訪)④大行不顧細謹(考慮)
⑤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卻)⑥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顧念)
⑦終已不顧(回頭)
6、見:①秦王必喜而見臣(召見)②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表被動)
③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會見)④圖窮而匕首見(現(xiàn),露)
⑤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引見,使……見)⑥而其見愈奇(看見的東西)
⑦汝真女子之見(見識,見解)⑧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表被動)
⑨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偏指動作一方,我)
7、舉:①愿舉國為內(nèi)臣(全)②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舉起)
③殺人如不能舉(盡)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舉行,發(fā)動)
⑤是以眾議舉寵為督促(推薦,推舉)⑥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攻下,占領(lǐng))
⑦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拿)⑧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舉起,抬起)
⑨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8、窮:①圖窮而匕首見(盡,完)②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窮盡,完結(jié))
③窮則獨善其身(困窘,處境困難)④復前行,欲窮其林(窮盡)
⑤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盡頭)
9、若:①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如果)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③仿佛若有光(好像)④若入前為壽(你)
⑤若屬皆且為所虜(你們)⑥彼與彼年相若也(相似)
⑦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形容詞詞尾,……的樣子)⑧以若所為,求若所欲(這,這樣)
10、勝:①沛公不勝杯杓(禁得起,受得住)②刑人如恐不勝(盡、完)
③何可勝道也哉(盡、完)④此時無聲勝有聲(勝過、超過)
⑤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yōu)美、美好)
11、說:①說盡心中無限事(講述,談?wù)f)②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言論,說法,主張)
③范增說項羽曰(勸說,說服)④秦王必說見臣(喜歡,高興)
⑤《師說》(古代一種文體)⑥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1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②猥以微賤,當侍東宮(身份低微)
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④味苦而微辛(略微)
⑤其文約,其詞微(微妙,深奧)⑥微服私訪(隱蔽,不顯露)
⑦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
13.許:①許之(答應)②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處所、地方)
③時人莫之許也(贊成、同意)④潭中與可百許頭(表示約數(shù))
⑤問渠那得清如許(這樣、這么)
五.重點實詞、虛詞(解釋加點字)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還)2.鄭既知亡矣(已經(jīng))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
4.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渡河)5.唯君圖之(希望)6.進兵北略地(奪取)
7.愿足下更慮之(改變)8.以試人,血濡縷(沾濕)9.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贈送)10.比諸侯之列(并排)11.愿大王少假借之(稍微)12.乃其匕首提(扔、擲)秦王
13.旦日饗(犒勞)士卒14.料大王士卒足以當(抵擋)項王乎15.君安(怎么)與項伯有故
16.然不自意(料想)能先入關(guān)破秦17.披(分開)帷西向立18.卮酒安足(值得)辭
19.竊(私下)為大王不取也20.會(正趕上,恰巧)其怒,不敢獻
六、文言虛詞
而夜縋而出(而,修飾連詞)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而、順承連詞)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順承),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而,表轉(zhuǎn)折,連詞)
以敢以(之)煩執(zhí)事(以、介詞、用、拿)越國以鄙遠(以、表順承連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把…作為)
之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夫晉,何厭之有(提賓標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結(jié)構(gòu)助詞,的)將焉取之(代詞,指代土地)
焉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不譯)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為什么)
為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介詞,表被動)為之奈何(對,介詞)
乃為裝譴荊軻(整理,動詞)乃令秦武陽為副(做,擔任)
為變徵之聲(發(fā)出,動詞)又前而為歌曰(作,動詞)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舉國為內(nèi)臣(做,動詞)
使子嬰為相(動詞,任,做)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介詞,被)
軍中無以為樂(動詞,作為)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表判斷,是)
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呢)
因蒙故業(yè),因遺策(動詞,繼承、沿襲)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副詞,就、于是)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副詞,趁勢,趁機)
者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呢,也可不譯,助詞)今者項莊拔劍舞(用在時間名詞之后表示停頓,助詞)
亞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詞之后表示提頓,并判斷作用,助詞)
七.特殊句式(請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
2、以亂易整,不武。(用散亂來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卻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義的。)
6、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他)是沛公的護衛(wèi)樊噲。)
7、此亡秦之續(xù)耳。(這是走秦朝滅亡的老路啊。)
8、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
9、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將士把守函谷關(guān),是為的防備其他盜賊竄入和意外的變故。)
(二)倒裝句
1、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那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
2、其無禮于晉。(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因為鄭伯(曾經(jīng))對待晉侯沒有禮貌)
3、亡鄭而有益于君。(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倘使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
4、王拜送于庭。(狀語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
5、及賓客知其事者。(“者”,定語后置的標志)(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報項王。(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把沛公的話一一報告了項王。)
7、得復見將軍于此。(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能夠在這里又見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問代詞作賓詞前置)(我怎么會這樣!)
9、大王來何操?(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大王來的時候帶什么?)
10、沛公安在?(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晉軍函陵。(晉國軍隊駐扎(在)函陵。)2、敢以煩執(zhí)事?(我怎么敢用(這件事)來煩勞您。)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放棄進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現(xiàn)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取他的頭顱。)
5、人不敢與忤視。(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為先言于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
8、為擊破沛公軍。(為我打敗沛公的部隊!)9、加彘肩上。(把豬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
2、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而且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去了。)
3、若屬皆且為所虜。(我們這些人都要被他俘虜了!)
八、找出課文中的成語典故
(1)切齒拊心: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2)一去不復返:語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來。后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p>
(3)發(fā)上指冠:語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fā)上指冠?!泵l(fā)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fā)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4)圖窮匕首見: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fā)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5)無可奈何: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6)悲歌擊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7)勞苦功高:勞苦而功高如此
(8)秋毫無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9)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10)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語文必修一學習方法
1、課前預習,除了結(jié)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jié)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yǎng)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語文必修一學習技巧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明確課文的內(nèi)在邏輯,把結(jié)構(gòu)層級作為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wǎng)絡(luò),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jié)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jié)描寫,才能真正為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語文必修四古詩文知識點
上一篇:語文必修一鴻門宴知識點
下一篇:必修一語文課文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