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在教師資格的考試中,彰顯愛國精神的的作品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比如小編今天選取的《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就是小學階段必學的一篇愛國主義文章。小編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shè)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品讀文章關(guān)鍵詞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
【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在導(dǎo)入部分,讓同學們各自回憶自己所接觸過的愛國英雄的故事,選代表上臺發(fā)言,這樣從同類別的故事中比較容易導(dǎo)引到本課主題上來,同時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表達能力。(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讀)(一兩個即可)
2.學生朗讀課文思考: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懙?,可以分為幾部?
明確:第一部分(1自然段):接受任務(wù);
第二部分(2自然段):誘敵上山,痛擊敵人
第三部分(3自然段)把敵人引上絕路
第四部分(4—6自然段)英勇殲敵
第五部分(7—10自然段)壯烈跳崖
(三)抓住重點,理解道理
1.同學自由朗讀,劃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并互相交流這些句子為什么使人感動。
2.老師引導(dǎo)同學解讀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①“為了不讓敵人發(fā)現(xiàn)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這句話好在哪里?
明確:這句話中的幾個詞語都運用的非常生動,比如“斬釘截鐵”和動詞“走”,擲地有聲,表現(xiàn)出班長鐵一般堅定的態(tài)度和果斷的決定,間接體現(xiàn)出五壯士昂揚的斗志和對人民的愛,這種犧牲精神可謂呼之欲出、躍然紙上;而這里也沒有描寫其他戰(zhàn)士的語言,只寫了他們和班長一致的動作和心理狀態(tài),說明他們都和班長一樣,時刻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3.“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庇械耐瑢W說這句話寫得非常生動形象,你能談?wù)労迷谀睦飭?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石頭比作雹子,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石頭的有力、迅猛,同時這兩句話也飽含著五壯士殺敵的英勇決心和血戰(zhàn)到底的氣概,
(四)拓展延伸,理解難點
如果此刻五壯士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和他們說些什么?
提示: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五)總結(jié)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據(jù)時間進行刪減)
讀完本課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明確:我們要像五壯士學習,學習他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維護祖國的利益,以后做國家的棟梁,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而奮斗。
(六)課后作業(yè)
課下閱讀其他描寫愛國英雄的文學作品,下節(jié)課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分享。
四、板書設(shè)計
五、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激情,因此在課程主體部分應(yīng)該安排學生多讀課文,尤其是在梳理完文章結(jié)構(gòu),賞析了重點詞句之后,這時再朗讀課文,學生的感情已經(jīng)不一樣了,正好趁熱打鐵,把對英雄的崇敬之情訴諸言表。
《司馬光》教學實錄
上一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實錄
下一篇:《寫自己熟悉的人》教學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