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具體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自然現(xiàn)象。災害的發(fā)生主要原因有自然變異,人為影響。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遇到自然災害該要如何自救,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遇到自然災害該要如何自救
地震
1.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xiàn)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2.遠離危險區(qū)。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3.被埋要保存體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火災
1.如果被困在樓房中,可在窗口陽臺等處呼喊,并且揮動醒目布條等發(fā)出求救信號。
2.逃離時,要匍匐前進,并用濕毛巾捂鼻,用浸水的棉被保護身體快速通過。
3.按照火災逃生路線圖或疏散指示,從消防疏散樓梯逃離,切勿使用電梯。
洪水
1.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2.為防止洪水涌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面所有空隙。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滿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么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門板等,都可用來制作木筏。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
臺風
1.如果在外面,千萬不要在臨時建筑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
2.如果你是開車的話,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3.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里,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泥石流
1.在發(fā)生泥石流之前,撤離到安全地帶。從暴雨預警或者泥石流預警之后,將會有足夠的時間,應該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常見的安全地帶就是較為堅硬高地平臺。
2.泥石流來臨的時候,在逃生的過程中,要向溝岸兩側山坡跑,而不是順溝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3.當發(fā)生泥石流的整體的滑動的時候,抱住大樹等物也是一種自救措施。
海嘯
1.發(fā)生海嘯時,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應該馬上駛向深海區(qū),深海區(qū)相對于海岸更為安全。
2.海嘯來臨時,盡量往又高又遠的地方跑,離海岸越遠越好。千萬不要往前沖,應不顧一切地向反方向跑,這樣才有可能逃生。
3.在道路和橋梁上的人,應該立刻棄車離開道路向高處跑。在高的建筑中,最重要的是跑到更高的建筑物頂端。不要慌亂,因為海嘯來去基本上只是在一兩個小時之間。
自然災害等級
特大災:一次性災害過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農作物絕收面積30萬公頃以上;倒塌、損壞民房5萬間以上;因災死亡100人以上;因災需緊急轉移人數(shù)達到3萬人以上;7級以上,嚴重破壞性地震(中等以上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鎮(zhèn)發(fā)生6.5級以上);一次性災害過程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元以上。
大災:農作物絕收面積10—30萬公頃;倒塌、損壞民房3——5萬間;因災死亡30—100人;因災需緊急轉移人數(shù)達到1—3萬人;6.0—6.9級破壞性地震(中等以上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鎮(zhèn)發(fā)生5.5級);一次性災害過程直接經濟損失達10—20億元。
中災:農作物絕收面積5—10萬公頃;倒塌、損壞民房1—3萬間;因災死亡10—30人;因災需緊急轉移人數(shù)達到5000—1萬人;4.0—5.9級破壞性地震;一次性災害過程直接經濟損失達3—10億元。
小災:未達到中災劃分標準的均為小災。
全球變暖可能造成的影響
1、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過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國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熱膨脹,當海洋變暖時,海平面則升高。全球升溫會引起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國加高堤壩應對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風雨頻率增加,這使英國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壩。據英國官方近日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在過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隨全球變暖而升高,當?shù)卣畽C構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壩,以保障倫敦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據悉,人們現(xiàn)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壩。據估計,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壩的頻率會達到每年30次。鐘和 中國環(huán)境報2004-10-19
(2) 海岸被沖蝕
(3) 地表水和地下水鹽分增加,影響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業(yè)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連、秦皇島、青島、北海、三亞濱海旅游區(qū)向后31-366料,沙灘損失24%,北戴河沙灘損失60%。2002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報道,沿海旅游業(yè)已成為第一大產業(yè),其產值為2503億元,占海洋產業(yè)總產值的34.6%。
(6) 影響沿海和島國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脅。如果極地冰冠融化,經濟發(fā)達、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qū)會被海水吞沒,馬爾代夫、塞舌爾等低洼島國將從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約熱內盧、東京、曼谷、紐約等海濱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蘭、埃及等國也將難逃厄運。
2、對動植物的影響
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氣候變化能改變一個地區(qū)不同物種的適應性并能改變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不同種群的竟爭力。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適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適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將使一些地區(qū)的某些物種消失,而人些物種則從氣候變暖中得到益處,它們的棲息地可能增加,競爭對手和天敵也可能減少。比如說桔子,過去20世紀70年代,它的最北的邊界線是在黃山一線,宣城市也曾經試種過,但到冬天的一場大雪,樹木就凍死了。
但現(xiàn)在我們校園里的桔子樹都長得很好。又如,揚子鱷只生活在宣城、涇縣和南陵這樣狹小的地帶,如果北界線北移,揚子鱷可能會自然絕種。這是從我省的局部地區(qū)來講。從全國來講,我國把冬季1月0度等溫線作為副熱帶北界,目前這一界線處于我國秦嶺-淮河一帶。研究發(fā)現(xiàn),氣溫升高會使這一界線北移至黃河以北,徐州、鄭州一帶冬季氣溫將與現(xiàn)在的杭州、武漢相似。
3、對農業(yè)的影響
一年中溫度和降水的分布是決定種植何種作物的主要因素,溫度及由溫度引起降水的變化將影響到糧食作物的產量和作物的分布類型。氣候的變化曾經導致生物帶和生物群落空間(緯度)分布的重大變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區(qū)的平均溫度比現(xiàn)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種植成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歐出現(xiàn)小冰川期,平均氣溫也只比現(xiàn)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農場棄耕,冰島的農業(yè)耕種活動則幾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變暖還會使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加重。因此,全球氣溫升高后,世界糧食生產的穩(wěn)定性和分布狀況將會有很大變化。
4、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類健康取決于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全球變暖將成為下個世紀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因素。極端高溫將成為下世紀人類健康困擾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普遍,主要體現(xiàn)為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瘧疾、淋巴腺絲蟲病、血吸蟲病、鉤蟲病、霍亂、腦膜炎、黑熱病、登革熱等傳染病將危及熱帶地區(qū)和國家,某些目前主要發(fā)生在熱帶地區(qū)的疾病可能隨著氣候變暖向中緯度地區(qū)傳播。
小升初七種高效學習方法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遇到自然災害該要如何自救
下一篇:初中各年級有哪些學習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