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以下的內容,希望Udine你們優(yōu)秀幫助,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歷史備課教案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2)理解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條件;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情景再現、歷史比較等方法與手段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結晶。
(2)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我們的行動,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道路。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難點: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鄧小平理論的地位。
教學工具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田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p>
這是20世紀末唱響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詞。歌詞中的“老人”是誰呢?他在中國留下了哪些壯麗的“詩篇”?
由此導入新課。
一、偉大的轉折:
1、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參考教材P86“歷史縱橫”)
●對象:“兩個凡是”
●影響:打破枷鎖,解放思想
2、新理論的宣言書(1978年):
●報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影響: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3、偉大的歷史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鄧小平理論的醞釀、準備時期)
●時間:1978年12月
●內容:①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③改革開放。
●意義:中國人民開始走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過渡:什么是鄧小平理論?是馬列主義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理論的核心是:新時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1、醞釀、準備時期:一次講話和一次會議
一次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促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實現偉大轉折。
一次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統(tǒng)地提出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一次系統(tǒng)地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4、成熟并形成體系:1992年,南方談話,提出“三個有利于”,回答了社會主義本質問題。
5、體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6、最終形成:1997年中共“15大”,將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
小結:鄧小平理論形成階段(四次會議和一次南巡)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的背景: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了許多新變化。
(1)國際: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競爭更為激烈。
(2)國內:從社會各方面和中國共產黨內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既為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嚴峻的挑戰(zhàn)和嶄新的課題。
2、創(chuàng)立的條件:
引導學生從上下文的相關段落中提取出如下幾個方面條件:
(1)可能性:新的形勢、新的實踐和中共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積累了治黨治國治軍的寶貴經驗,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chuàng)立成為可能。
(2)戰(zhàn)略機遇: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為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
(3)新活力:黨的隊伍發(fā)生重大變化,新黨員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隊伍新老交替不斷進行,一大批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這給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4)實踐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和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探索,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chuàng)立的實踐基礎;
(5)理論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chuàng)立的理論基礎;
(6)寶貴經驗: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積累了治黨治國治軍的寶貴經驗;
經過長期的思考和科學的總結,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創(chuàng)立及內涵:
創(chuàng)立:2000年2月明確提出;2001年慶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會的講話全面而深刻地闡述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2002年中共“16大”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
內容: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涵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思想體系,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
根本問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核心:保持黨的先進性
本質:執(zhí)政為民
4、歷史地位: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源于偉大的建設實踐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理論?!笆菍︸R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薄叭齻€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歷史備課教案二
、教學目標
1、了解鄧小平理論形成與發(fā)展過程,認識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指導思想。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認識它是對鄧小平理論的發(fā)展,認識它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2、引導學生歸納、概括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并與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作比較。
3、通過分析“wenhuadagemin“結束后中國社會百廢待興的形勢,認識鄧小平理論提出的必要性,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歷史意義,認識鄧小平在創(chuàng)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的重大貢獻。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難點: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鄧小平理論的地位。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劃片生,學生差距較大。有些學生在初中歷史已有部分基礎知識,本課主要是提高學生歸納要點和材料解析能力問題。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做完預習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歷史備課教案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識記毛澤東關于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革命 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 的主要思想;
2、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產生是近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引導學生自找資料,關于毛澤東的生平和革命活動,感受毛澤東思想對我國革命和建 設的深遠影響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引導學生探索毛澤東思想的產生過程,認識毛澤東思想是從革命實踐中產生的,并經過以后的實踐檢驗證明了其正確性,說明理論來源于實踐且指導實踐的道理,使學生明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并 進而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的意識。通過引導學生對毛澤東思想產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毛澤東思想的產生是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經過;毛澤東思想的內容。
難點: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毛澤東思想的深遠影響。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1、教師:當中國的大門開始被西方的炮艦強行打開的時候,西方產生了兩個偉大的人物:馬克思、恩格斯。他們在歐洲大地上研究調查,批判地吸收人類思想文化上的優(yōu)秀成果,從而創(chuàng)立了一個嶄新的科學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幾十年后,列寧根據俄國的實際,創(chuàng)立了關于帝國主義的科學理論,領 導俄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他的理論、思想和實踐就是列寧主義。十月革命的炮聲震驚了古老的中國,不久,在世界東方的中國,又出現了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毛澤東。有了毛澤東,有了毛澤東思想,中國迎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時代。你知道毛澤東思想是怎樣誕生的嗎?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歷史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1.啟蒙運動歷史備課教案優(yōu)秀范文
2.宋明理學歷史備課教案有范文
3.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歷史備課教案優(yōu)秀范文
4.百家爭鳴的形成歷史備課教精選范文
5.世界歷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歷史教案
6.教案關于建國
7.精選歷史戰(zhàn)爭教案優(yōu)秀范文3篇
8.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歷史轉折教案優(yōu)秀范文
9.人教版初中歷史改革開放教案優(yōu)秀范文精選3篇
10.世界歷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優(yōu)秀教案教學設計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歷史備課教案優(yōu)秀范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新時期的理論探索歷史備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