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之國》這一課是略讀課文,教學課時為一課時,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感受文章語言生動,體會荷蘭國家以畜牧業(yè)為主的特點,從而感受動物與環(huán)境、人的和諧統(tǒng)一。一起來看看關于名師《牧場之國》教學實錄吧,大家可以參考借鑒一下。
名師《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 通過自學,讀通課文,初步學會用關鍵詞概括自然段的內容。
4. 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體會其表達效果并能有效地積累。
教學重點:
1. 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2. 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體會其表達效果并能有效地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背古詩
播放視頻,初識荷蘭
1、師:前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鄉(xiāng)下人家獨特美麗的風光,這節(jié)課我要帶領大家飛躍重洋,到歐洲的荷蘭去看看,做一次跨國際的長途旅游。請欣賞:播放視頻。
2、師:欣賞了美麗的荷蘭,你了解了一個怎樣的荷蘭?
生1:荷蘭有五彩繽紛的花朵,是花之國。
師(評):你說除了荷蘭的一個大特點。
生2:荷蘭有非常多的風車,他們可能靠風力發(fā)電。
師(評):你感受到了異國風光,真棒!
生3:荷蘭還有很多的運河,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船。
師(評):你說得也很好,也說出來荷蘭的特點。
3、師:那捷克作家卡爾*恰彼克了解的是一個怎樣的荷蘭呢?
出示總起句:“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p>
生齊讀。
師:這個句子中含有一個關聯(lián)詞語,“是??也是??”,誰能用“是??也是??”造個句?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生1: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也是知識的傳播者。()
生2:他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老師。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那你們認為它應該強調的是那一部分的呢?
生:后半部分的牧場之國。
師:今天我們就跟隨捷克作家卡爾*恰彼克走進位于歐洲西北部的荷蘭,一起去欣賞那里獨特的牧場風光吧!請同學們拿出手,跟老師一起來書空課題(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檢測生字詞。
1、(出示本課生詞。)
師:有誰想和老師一起去旅游呢?(指名讀。)
師:看來大家都想去,那我們一起來讀吧!(齊讀)
師:我們怎么去呢?(排火車讀)
三、明確閱讀要求,制定學習目標
過渡:坐上了游覽荷蘭的列車,我們準備就緒,可是我們到荷蘭去,需要完成哪些任務呢?請同學們自讀學習提示,看看我們得做些什么?
四、勾勒異國風光
1、師:明確了學習目標,咱們就開始今天的荷蘭牧場之旅了。準備好了嗎?
(出示學習要求)
?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并用“-----”畫出來。
? 邊讀邊想課文描繪了荷蘭牧場的哪幾幅畫面,試著分別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說一說。
師:同學們明白了嗎?
2、小組討論。
3、交流,并從學生回答中提取關鍵詞板書
(板書:牛群吃草、駿馬飛馳、牲畜同樂、夜晚寧靜)
師評:真會概括! 說得多好呀! 你很會讀書!很準確,真了不起!
4、師:荷蘭真美啊!難怪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發(fā)出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在作者的筆下,一段段文字化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很想給大家把這幅畫畫下來,好嗎?
五、品讀“牛群吃草圖”
1、師:老師先來畫第一幅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起來,靜靜地去感受,第一幅畫到底畫了什么呢?
(師配樂讀第二自然段)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問:看到這幅畫了嗎?在哪里?(心里)
師:聽老師的朗讀,每個人在頭腦當中用想象畫了一幅畫,世上最美的畫在我們心里,因為這幅畫是用我們的想象畫出來的(板書:想象),你想它多美它就有多美,讀這樣美的文章就需要豐富的想象。[](生讀:想象)
師:這么美的畫,光看還不行,咱們得走進字里行間去好好感受、細細體會。請同學們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最喜歡的句子,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朗讀。
2、[“?!盷
生1: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 師:你有什么感受?
生1:這里的牛真多啊,色彩也很豐富。
師:那我們來叫叫牛的名字吧!
生齊讀。
生2: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tài)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
(1)感悟“專注”
師:專注是什么意思?換個詞
生2:專心 專心致志
師評:說得真好!
師:你從哪里感受到他的專注?
生2: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師:你覺得它們可能會在思考什么呢?
生3:這兒的草真多啊,我該從哪兒吃起呢?
師:真是牛兒們的知音啊!
生4:這兒的草可真綠啊,我要大飽口福了。
師:你都走進牛的心里去了,真了不起!
生5:為什么我吃的是草,卻能擠出奶來呢?
師:你是牛群中的哲學家,希望你以后可以研究出來。
師:老師現(xiàn)在不明白了,為什么它們能這么專注地吃草呢?難道就不怕人來打擾他們嗎? 生:不怕。白天牧場上沒有人,其他動物都各忙各的,他們都能和睦相處。
師:是呀,草原遼闊無垠,牛兒自由自在地吃草,多么和諧的畫面啊!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2) 體會擬人、比喻的表達效果
問:你喜歡這個句子嗎?
生2:喜歡。(]
師:你把你的喜歡之情加入到朗讀中,好嗎?
(3) 好一幅牛兒吃草圖啊,咱們一起來合作讀好這個句子。
生3: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出示)補充資料 “荷蘭國土面積只有41000多平方公里,有三分之一是牧場,奶牛業(yè)相當發(fā)達,全國共有6萬個奶牛飼養(yǎng)場,共飼養(yǎng)奶牛450萬頭?!?/p>
師引導:你能讀得更遠一些?更多一些嗎?
生讀。
2、如此美麗的畫卷,讓我們用朗讀把它定格在腦海中。齊讀
3、引讀:好一個牧場之國!難怪作者會發(fā)出這樣的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生齊讀)
六、總結學法,遷移運用
1、總結學法: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想象畫面,抓關鍵詞,美讀。這樣的方法來學習了第二自然段。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選擇最喜歡的畫面,先自己把它讀好,然后再四人小組交流你的朗讀和感受。
2、師:誰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讀?
生1:“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遠方。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p>
師:讀得真好,老師仿佛也看到了這幅畫面。你感受到什么?
生1:駿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
師: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1: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p>
師:上文提到貴夫人,這里又說馬兒是公爵,你知道公爵是什么意思嗎?
生1:公爵是外國僅次于國王的最高級的貴族,就像我國古代的王爺。
師:你預習的真充分。老師也特別欣賞這句話,誰也愿意來讀。
生讀。(請2——3位同學讀)
師:真美啊!在這樣一個動物王國里,它們是主人,是公爵,是何等的尊貴啊,它們無拘無束,任意的馳騁在這無邊的草原上。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駿馬飛馳的英姿,播放圖片,配樂“萬馬奔騰”。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師:想與駿馬一起飛馳嗎?
生齊讀。()
師:難怪作者又一次發(fā)出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生齊讀)
生2:成千上萬的小雞,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地上,安閑地欣賞著這屬于它們自己的王國。
師:這里有兩個詞,“成群結隊”、“成千上萬”,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動物很多。
師:這么多動物在牧場上市什么樣子的呢?
生:非常悠閑。
師: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生:安閑。 他們在牧場上無憂無慮。
師:說得真好。這么多的動物,真不愧為牧場之國!在這里,動物與自然和諧地統(tǒng)一在了一起,作者再一次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生齊讀)
師:白天的荷蘭那么和諧,夜晚的荷蘭那么寧靜,太美了,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請你們通過朗讀把感受帶給大家。(生齊讀)
師:此時此刻,你又讀到了怎樣的荷蘭?
生:非常寂靜。
生:動物們都安詳?shù)厮X了。
??
師:面對這樣的荷蘭,作者再一次贊嘆道——“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生齊讀)
引讀三次,聲音越來越輕。
師:讓我們代表作者,用發(fā)自肺腑的語言,告訴全世界的人們——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句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四次,誰能說說為什么?
生:它在每幅圖畫中出現(xiàn),每次出現(xiàn)都代表了這幅圖。他是在介紹它們。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還有嗎?
生:它每一次出現(xiàn),都表達了作者對荷蘭牧場的贊嘆之情。
師:你體會的真好,“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句話是一條清新柔和的線索,將課文各個自然段內容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卻表達了作者對牧場之國最淳樸、最真摯的情感。讓我們再來贊嘆一下他吧!
七、存儲異國風光
1、摘抄語句,積累語言。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牧場之國教學實錄
課文寫得如此之美,字里行間都滲透著作者深深的贊嘆之情,很多詞句都很值得我們去積累,請同學們把最喜歡的句子找出來,劃一劃,背一背,抄在“采蜜本”上。[)
板書:
牧場之國
牛群吃草
駿馬飛馳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牲畜同樂
夜晚寧靜
教后反思:
這節(jié)課是我去濱州學習回來后上的一節(jié)匯報課,在學習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老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對話,你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他們中間的一份子,要與他們一起學習,是他們的引領者。所以,這堂課中,我運用了與學生一起去旅游的話語,增進我們之間的距離。
《牧場之國》這一課是略讀課文,教學課時為一課時,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感受文章語言生動,體會荷蘭國家以畜牧業(yè)為主的特點,從而感受動物與環(huán)境、人的和諧統(tǒng)一。文中處處流露出作者對荷蘭牧場,尤其是對生活在其中的悠然自得的牛、馬、羊、豬、雞這些家畜家禽的喜愛之情,只有真正融入文本,才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采用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牧場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荷蘭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遼闊無際的牧場上,發(fā)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由衷感慨。特別是文中四次出現(xiàn)“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在充分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層層遞進地讀好這四句。
不過,反思這堂課,有太多的不足:
一方面是在檢測生字新詞時,我班陳某某讀發(fā)音不準時,而這時其余學生卻全沉默無語,沒有主動舉手評價的,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可能是緊張吧。
另一方面是自身對課堂的隨意性掌控程度較弱上。教學時原先設好的時間卻會因為自己的“啰嗦”而拖延時間,而這里的“啰嗦”就是我對課堂隨意的表現(xiàn)。就拿課前背古詩來說吧,我覺得在這堂課中就是多余的,因為視頻播放時間較長,完全可以用這段之間播放視頻,這樣就減少了時間??烧蛉绱?,原先設計的內容安排的一課時就變得比較倉促,以至于后來的寫作方法沒有指導到位。
第三方面是學生與文本的交流不夠,換句話說,就是學生對課文讀得不透,雖然我給學生讀書的時間了,可是時間還不夠,當然,我對這課的朗讀的引導做得也不到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是牽得太死,互動開放不夠,啟發(fā)得不夠靈活,所以學生沒放開,沒能達到活的境界。教師語言應該更加精煉,緊扣一幅圖畫,滲透一些寫法的指導,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應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讓學生理解牧場是所有動物的自由王國,它們才是這個王國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蘭動物與環(huán)境與人和諧的統(tǒng)一。最后歸結到課文最后小節(jié)“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總之,我認為在這節(jié)課中教學過程雖緊湊,但最終還是因為準備不夠充分而造成一些環(huán)節(jié)的失誤。
一等獎公開課教學實錄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名師《牧場之國》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