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相象!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蔽闹械哪赣H,是普天之下所有母親的一個縮影、一扇窗戶,打開她,必將打開一切母愛的情感閘門。因此,由“我的母親”到“天下母親”,由“一位母親”到“千萬母親”,是全文情感邏輯的一個必然走向和最后歸宿。一起來看看吧。
《慈母情深》教學實錄
一、擦亮“深”這個題眼
編者將文題定為“慈母情深”而非“慈母情”,足見這個“深”字的分量。掙錢不易、給錢慷慨,是為母愛之深厚;支持讀書、崇尚文化,是為母愛之深刻;大愛無言、春風化雨,是為母愛之深遠。擦亮了“深”這個題眼,必將進一步擦亮整個文本的言說意圖和人文意蘊。
師:請大家看黑板!我們一起,恭恭敬敬地讀題目!
生:(齊讀)慈母情深
師:讀得不錯。請注意這個“深”字的讀法,我們再讀一遍!
生:(齊讀)慈母情深(“深”字讀成了重音)
師:好極了!孩子們,你們一定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這個“深”字底下,有一個大大的著重號,是吧?
生:(齊答)是!
師:為什么?(稍頓)為什么?
生1:它是提醒我們這個“深”字很重要。
師:你對文字有相當不錯的感覺。(對另一生)你請!
生2: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說明慈母的感情非常深。
師:能為“深”字組個詞語嗎?
生2:深厚。
師:是的,感情深厚。往下讀的時候,你得特別留心這個深厚啊。(對另一生)你也有話想說,請說!
生3:我覺得這個“深”字就是題目中最重要的一個字。
師: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題——”
生3:(緊接話頭)題眼。
師:對!題眼!好眼力啊,雖然你的眼睛長得并不大。(眾笑)有了這些感覺和發(fā)現(xiàn),我們再來讀一讀題目!
生:(齊讀)慈母情深
師:對這個“深”字,你難道就沒有什么問題要問問大家嗎?(對一生)你請!
生4:慈母的情到底深在哪里呢?
師:這的確是個問題。(對另一生)你請!
生5:為什么說慈母的情很深很深呢?
師:問得好!還有別的問題嗎?(對另一生)你還有問題,問吧!
生6:慈母的情有多深呢?
師:桃花潭水深千尺,慈母情深深幾許?(稍頓)有了問題,你的感覺會變得更加敏銳,你思考的大門也就自然而然地打開了。
二、品嘗“鼻子一酸”的味道
“鼻子一酸”既是本課的一個切入點,又是貫穿全課的一條主線。探究“鼻子一酸”的緣由,慈母情之深厚、深刻和深遠必將躍然課上;回味“鼻子一酸”的余韻,則兒子在母愛滋養(yǎng)下的成長和覺悟亦將燦然心間。由此可見,“鼻子一酸”是慈母情和子女情的一個樞紐、一面鏡子、一口親情氤氳的泉眼。
師:好!請大家?guī)е@些問題,我們先來做一道課堂練習。(大屏幕呈現(xiàn)以下內容)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 )。我發(fā)現(xiàn)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錢買書,母親用( )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著錢跑了出去。
師:不準看書!請大家憑著自己在預習課文時留下的印象,在括號里填上課文中出現(xiàn)過的詞語。好,現(xiàn)在開始!
生:(各自在練習紙上默寫新詞)
師:(一邊巡視一邊插話)請注意自己寫字的姿勢,頭要正,肩要平,背要挺。
生:(隨著老師的提醒,主動糾正自己的寫字姿勢)
師:(見部分學生已經(jīng)做完練習,再次插話)有的同學已經(jīng)全部寫完,有的同學才寫到第二個。做課堂練習,既要講正確,又要講速度,所以,理想的狀態(tài)應該是四個字——又好又快。
生:(有的開始輕聲朗讀練習,有的加快了書寫速度)
師:好!把筆放下!全部完成的請舉手!(大屏幕呈現(xiàn)以下內容)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震耳欲聾)。我發(fā)現(xiàn)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錢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好!抓緊時間,自己校對。
生:(校對練習,做錯的主動修改)
師:全部正確的請舉手。
生:(全班約三分之二的學生舉手示意)
師:不錯!說明我們班的同學做了相當充分的預習準備,好習慣!誰來讀一讀這段文字?(對一生)你請!
jūn guī
生1:(朗讀這段文字,將“龜 裂”讀成了“龜 裂”)
師:讀得不錯,聲音響亮、語氣連貫??上В筒盍艘粋€字。誰聽出來了?(該生恍然大悟,舉手)哦!你也發(fā)現(xiàn)了,那就給你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jūn
生1:(朗讀)龜 裂
師:完全正確!說實話,這個字念錯不能怪你,怪習慣。我們一直習慣把這個字讀成龜(guī),烏龜?shù)凝敗K?,讀“龜裂”的時候,你要特別留意、特別小心才是。來!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龜裂
師:再讀!
生:(齊讀)龜裂
師:再讀!
生:(齊讀)龜裂
師:孩子們,你們看見過龜裂的手嗎?(對一生)你請!
生2:我爺爺?shù)氖质驱斄训摹?/p>
師:你爺爺?shù)氖?,給大家描述描述。
生2:我爺爺?shù)氖制つw很糙的,像裂縫的土地一樣。
師:這樣的手用一個詞來形容,就叫——
生2:龜裂。
師:沒錯!誰也看到過龜裂的手?
生3:我外婆的手。
師:給大家說一說你外婆的手。
生3:我外婆年紀很大了,她的手全都是皺紋,筋都暴出來了,皺紋很明顯是一條一條的。
師:嗯,你外婆的手就叫——
生3:龜裂。
師:都明白“龜裂”了,是吧?
生:(齊答)是!
師:其實,在咱們剛才默寫的新詞中,有一個字寫起來特別煩,誰注意到了?哪個字?(見很多學生舉手)一起說——
生:(齊讀)攥!
師:對!就是這個“攥”字。我已經(jīng)數(shù)過了,整整23畫,這么多筆畫的字,在常用字里面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啊!來,伸出你的右手,張開你的左手,在手掌心上把這個“攥”字再清清楚楚地寫一遍,一共23畫。
生:(按要求書空)
師:好!確定自己已經(jīng)牢牢記住這個“攥”字的,請將左手牢牢攥緊。
生:(自覺地攥緊左手)
師:很好!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文字,爭取讀得字正腔圓、精神飽滿!
生:(齊讀)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震耳欲聾)。我發(fā)現(xiàn)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錢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師:孩子們,“鼻子一酸”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4:想哭的感覺。
生5:鼻子酸酸的,心里很難受。
生6:特別傷心,都快掉眼淚了。
生7:內心很痛苦。
師:想哭,難受,傷心,痛苦,這一切的一切攪在一起,就是“鼻子一酸”。但是,孩子們,不對呀!母親明明已經(jīng)將錢給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沒少,一句責怪的話都沒有,按理,我應該感到——
生8:高興。
生9:滿足。
生10:幸福。
生11:喜氣洋洋。
師:沒錯!但是,此刻的“我”不但沒有絲毫的高興、絲毫的激動、絲毫的快樂,相反,此刻的“我”只有想哭、只有傷心、只有難受、只有痛苦,只有——(大屏幕凸現(xiàn):鼻子一酸)
生:(齊讀)鼻子一酸。
師:再讀。
生:(齊讀)鼻子一酸。
師:再讀,讀出那種想哭的感覺。
生:(齊讀)鼻子一酸。
師:為什么?(稍頓)為什么“我”會鼻子一酸?(稍頓)請大家打開課文,細細地默讀《慈母情深》這個故事。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文中母親的哪些表現(xiàn)、哪些細節(jié)令“我”鼻子一酸?請在這些地方,用波浪線恭恭敬敬地劃下來。
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教師巡視,不時地輕聲與個別學生交流)
三、拉開“震耳欲聾”的張力
“震耳欲聾”是制造課堂張力的第一個支點。這一句看似平常的環(huán)境描寫,實在是體悟母親掙錢之不易、之辛酸的一個典型意象,作者縝密的文心也由此可見一斑。于學生渾然不覺之處切入,先聲奪人,營造一個持續(xù)不斷、層層推進的“震耳欲聾”的場,為全課的高潮涌現(xiàn)積蓄情感的能量。
師:孩子們!是母親的哪些表現(xiàn)、哪些細節(jié)令“我”鼻子一酸?(稍頓)請劃出了有關語句的同學舉手示意。
生:(全部舉手)
師:人人有收獲,看來,這四分鐘的默讀效果相當不錯啊!也說明大家讀得很用心,很會思考。在剛才的巡視中,我發(fā)現(xiàn)有位同學發(fā)現(xiàn)的一個句子相當特別、與眾不同。來,我們來聽聽她的發(fā)現(xiàn)。(對那位學生)你請!
生1:(朗讀)“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p>
師:(大屏幕呈現(xiàn)這個句子,以下簡稱“句一”。)你為什么會特別留意這個看起來極不顯眼的句子?
生1:我覺得七八十臺機器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音,震耳欲聾,可以體現(xiàn)出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十分惡劣。
師:請問,還有誰也特別留意過這個句子?
生:(三位學生舉手示意)
師:好!那么,你們幾位對她的發(fā)言有補充的嗎?
生2:因為“我”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工作的環(huán)境這樣惡劣,所以,“我”才會鼻子一酸的。
師:補得好!你這一補,把我們的理解和體會就引向了“鼻子一酸”這個問題的核心了。來!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并不顯眼的句子。
生:(齊讀“句一”。)
師:讀好了“震耳欲聾”,也就讀好了整個句子。來,我們再讀一遍。
生:(再次齊讀“句一”,將“震耳欲聾”讀成了重音。)
師:你們是怎么理解“震耳欲聾”的?(對一生)你請。
生3:就是聲音很大,耳朵都要被震聾了。
師:是這個意思。但我還想再問一下,“震耳欲聾”的“欲”是什么意思?
生3:好像。
師:不對!不是“好像”。(對另一生)你請。
生4:將要,快要。
師:對!就是“將要”的意思。耳朵都快要被震聾了,這是多大的噪聲啊!我們一起讀一讀,讀出“震耳欲聾”的感覺來。
生:(齊讀“句一”,聲音很響。)
師:孩子們,假如是你自己置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耳邊傳來的是震耳欲聾的噪聲,請問,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生5:我覺得很煩,感覺耳朵都快聾了。
師:一個字“煩”。(對另一生)你呢?
生6:我會覺得很吵,想趕快離開這個鬼地方。
師:不光是你,除非迫不得已,誰也不愿意呆在這樣的鬼地方。
生7:我的心情會很糟糕,因為那噪聲實在是太厲害了。
師:所以,你愿意呆在那里嗎?
生7:不愿意!
師:所以,你們,孩子們,你們愿意呆在這樣的地方嗎?
生:(齊答)不愿意!
師:你們不愿意把,你們可以轉身就走??墒?,母親呢?“我”的母親呢?她能走嗎?她能離開這個鬼地方嗎?她只能呆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讀!
生:(齊讀“句一”。)
師:這噪聲,這震耳欲聾的噪聲,停止過嗎?
生:(齊答)沒有。
師:消失過嗎?
生:(齊答)沒有。
師:依據(jù)何在?(稍頓)依據(jù)就在課文中,就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請大家快速瀏覽,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詞句、哪些描寫向我們傳遞著“噪聲不斷、噪聲不停”這個事實。
生:(快速瀏覽課文。)
師:(對一生)你請。
生8:(朗讀)我大聲說出了母親的名字。
師:“我”為什么要大聲地說?因為——(手指大屏幕中的“句一”。)
生8:(朗讀“句一”。)
師:這是第一個依據(jù),請繼續(xù)。
生9:(朗讀)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么?”
師:母親為什么要大聲問?因為——
生9:(朗讀“句一”。)
師:這是第二個依據(jù),這樣的依據(jù)在課文中可以說比比皆是。(對另一生)你請。
生10:(朗讀)旁邊一個女人停止踏縫紉機,向母親探過身,喊道。
師:那個女人就在母親的身旁,為什么說話還要喊、還要大聲地喊?因為——
生10:(朗讀“句一”。)
師:已經(jīng)是第三個依據(jù)了,還有嗎?
生11:(朗讀)接著又對著我喊。
師:又是喊,為什么呀?因為——
生11:(朗讀“句一”。)
師:這是第四個依據(jù)了,還能找出別的依據(jù)來嗎?看看誰對課文讀得細、讀得深?
生12:(朗讀)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
師:看,又是一個“大聲”!為什么?還不是因為——
生12:(朗讀“句一”。)
師:夠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聲”,一次又一次的“喊道”,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提醒我們——
生:(齊讀“句一”。)
師:孩子們,這還只是在今天、只是在那么一段時間里。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昨天的母親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
生:(齊讀“句一”。)
師:明天的母親還將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
生:(齊讀“句一”。)
師:夏日炎炎,母親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
生:(齊讀“句一”。)
師:寒風凜冽,母親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
生:(齊讀“句一”。)
師: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為了我們這些孩子,母親只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在震耳欲聾的噪聲里,工作著,煎熬著。當你親眼看到母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掙錢,當你親身體驗到這一刻不停的噪聲震耳欲聾,孩子們,你的心頭涌起的是什么滋味兒?
生13:難受,我希望母親不要在這里干活了。
生14:我想哭。
生15:我感到非常慚愧。
師:是的,這種.種滋味兒攪在一起,“我”的鼻子怎能不為之一酸啊!來!讓我們懷著各自的感受和體會,再來讀一讀這個并不顯眼卻意味深長的句子——
生:(齊讀“句一”。)
師:所以,為了表達“慈母情深”(邊說邊在課題下畫波浪線),這個句子能少嗎?
生:(齊答)不能。
師:能輕易地放過去嗎?
生:(齊答)不能。
師:文中一次又一次的“大聲說”、“大聲喊”能少嗎?
生:(齊答)不能。
師:能不加留意、蜻蜓點水嗎?
生:(齊答)不能。
師:學語文,不但要留意課文寫了什么,更要思考課文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如果你能經(jīng)常這樣想,你的語文能力就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四、一唱三嘆“我的母親”
三次“我的母親”的疊現(xiàn),是本課語文味的點睛之筆。情感性語言,不講道理,卻講情理,它總是按照情感本身的邏輯來行文布局、遣詞造句的。情感來自意境,意境來自形象。因此,還原形象、創(chuàng)設意境、激活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感悟和理解三次“我的母親”這一情感性語言的三大策略,一唱三嘆,余音繞梁。
師:好!我們繼續(xù)交流,令“我”鼻子一酸的,還有哪些描寫、哪些句子。
生1:(朗讀)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師:為什么發(fā)現(xiàn)母親的這副神情,“我”會鼻子一酸呢?
生1:因為,我發(fā)現(xiàn)母親非常疲憊,說明母親工作十分辛苦。
師:(大屏幕呈現(xiàn)這個句子,以下簡稱“句二”。)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幾個句子。
生:(齊讀“句二”。)
師:這幾個句子寫得非常特別,誰發(fā)現(xiàn)了?(對一生)你請。
生2:這幾句話,每一句話中都有“我的母親”。
師:“我的母親”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
生2:三次。
師:整整三次,一模一樣。我們再來讀一讀,感受感受句子中連續(xù)出現(xiàn)的三次“我的母親”。
生:(齊讀“句二”。)
師:誰的背直起來了?(對一生)你請。
生3:母親。
師:請把話說完整,誰的背直起來了?
生3:我的母親的背直起來了。
師:誰的身轉過來了?(對一生)你請。
生4:我的母親的身轉過來了。
師:誰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對一生)你請。
生5:我的母親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師:照剛才三位同學說的,“我的母親”應該放在每個句子的最前面才是啊!但是,課文呢?作者呢?卻把應該放在最前面的“我的母親”放在了最后,是吧?
生:(齊答)是!
師:特別!寫得太特別了!按照常理,“我的母親”出現(xiàn)一次就足夠了,而且,完全應該放在最前面才是。大家看!(大屏幕呈現(xiàn))
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我們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此句。)
師:孩子們,這兩個句子,意思并沒有變化。但是,相同的意思,不一樣的寫法、不一樣的表達,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呢?請大家自由朗讀這兩個句子,體會體會兩句話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朗讀,各自體味。)
師:孩子們,讀第一句,你讀出了一種什么味道?而這種味道在第二句中卻是感受不到的。(對一生)你請。
生6:第一句讀起來好像感情更深一些。
生7:第一句感覺母親很累的樣子,而且我有點不太相信。
師:我不太相信什么?
生7:我不太相信這個人到底是不是我的母親,一直到看清母親的臉才相信。
師:你對文字有一種很敏銳的直覺。來,孩子們,我了解一下,大家看過電影嗎?
生:(齊答)看過。
師:好,都看過。那大家一定都記得電影中有過的一些慢鏡頭吧?這樣,如果用電影中的慢鏡頭和快鏡頭來比喻這兩種寫法,那么,哪一句帶給你的是慢鏡頭的感覺?
生:(異口同聲)第一句。
師:第一句,是嗎?想一想,為什么要用慢鏡頭來描寫母親的神情呢?(稍頓)請大家閉上眼睛,用心想象,隨著這個慢鏡頭地推移,你看到了什么。
生:(閉上眼睛,聽老師的朗讀。)
師:(深情地、富有節(jié)奏感地朗讀)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
孩子們,睜開眼睛,你看到了母親一個怎樣的背?(對一生)你請。
生8:極其瘦弱的背。
師:極其瘦弱的背。(對另一生)你呢?
生9:彎曲的背。
師:彎曲的背,佝僂的背。(對另一生)你呢?
生10:脊柱突出的背。
師:因為瘦骨嶙峋,你看到了突出的脊柱,你看到了一根根的肋骨。但是,不對呀!這是我母親的背嗎?在我的記憶中,我母親的背可不是這樣的啊!我母親的背是——
生11:筆直的。
師:是筆直的呀!我母親的背是——
生12:挺拔的。
師:對啊,是挺拔的呀!我母親的背是——
生13:胖胖的。
師:確切地說,是結實的、豐滿的、健壯的,這才是我記憶中母親的背呀!可是,如今,現(xiàn)在,我分明發(fā)現(xiàn),母親的背不再挺拔了,不再結實了,不再健壯了。孩子們,我們閉上眼睛,繼續(xù)往下看。
生:(閉上眼睛,繼續(xù)聽老師的朗讀。)
師:(深情地、富有節(jié)奏感地朗讀)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
你看到了母親的臉,孩子們,那已經(jīng)是一張怎樣的臉了?
生14:一張粗糙的臉。
師:粗糙的臉。
生15:布滿了皺紋的臉。
生16:蒼白的臉。
師:孩子們,這是我母親的臉嗎?這是我母親的臉嗎?我母親的臉不是這樣的呀!她的臉是——
生17:光潔的。
師:光潔,這才是我母親的臉。她的臉是——
生18:美麗的。
師: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她的臉是——
生19:紅潤的。
師:這才是我記憶中母親的臉啊!她是那樣光潔、那樣紅潤、那樣美麗??扇缃瘢@張臉不見了,消失了。我們閉上眼睛,繼續(xù)往下看。
生:(閉上眼睛,繼續(xù)聽老師的朗讀。)
師:(深情地、富有節(jié)奏感地朗讀)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孩子們,你看到了一雙怎樣的眼睛?細細地看,慢慢地看。
生20:布滿血絲的眼睛。
師:布滿血絲。(對另一生)你看到了——
生21:疲憊的眼睛。
師:疲憊。(對另一生)你還看到了——
生22:一圈一圈的黑眼袋。
師:(點頭)這是我母親的眼嗎?孩子們,母親的眼睛曾經(jīng)是那樣的——
生23:炯炯有神。
師:沒錯。曾經(jīng)是那樣的——
生24:清澈
師:對呀!曾經(jīng)是那樣的——
生25:有魅力。(眾笑)
師:母親的眼睛會說話呀!然而,這一切,如今都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此時此刻,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發(fā)現(xiàn),母親的背不再堅挺,母親的臉不再紅潤,母親的眼睛不再清澈、不再炯炯有神。母親啊,我的母親!你怎么會變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憊?(稍頓,全場一片靜寂。)
師:來!孩子們,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描寫母親神情的這段文字。怎么讀呢?我讀三次“我的母親”,其余的文字你們一起讀。好!帶著你剛才的種.種想像、種.種疑惑,我們一起用自己的朗讀來重現(xiàn)這個慢鏡頭。
生:(齊讀)背直起來了
師:(低聲朗讀)我的母親
生:(齊讀)轉過身來了
師:(語調上揚)我的母親
生:(齊讀)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師:(語勢下挫、語速放緩)我的母親
一定要找到這樣一種感覺,用聲音、更用自己的心來朗讀這段文字。來,我們重讀一遍?,F(xiàn)在我們做一下調換,三次“我的母親”由你們來讀,注意語調和語速的變化。好,現(xiàn)在開始!
師:(充滿神情地朗讀)背直起來了
生:(齊讀)我的母親
師:(充滿神情地朗讀)轉過身來了
生:(齊讀)我的母親
師:(充滿神情地朗讀)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生:(齊讀)我的母親
師:好!就是這種感覺?,F(xiàn)在,請你們把整段話連起來,用心用情地讀好這個描寫母親的慢鏡頭。
生:(齊讀“句二”,讀得聲情并茂。)
師:生活的重擔、工作的艱辛、歲月的煎熬,讓我的母親變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憊,請問,你的心里又是一番什么滋味兒?
生26:很不好受。
生27:很難過。
生28:傷心。
師:我發(fā)現(xiàn)你的眼眶都紅了。是的,此時此刻,作為兒子的“我”,鼻子怎能不為之一酸啊?懷著這種心情,讓我們再來動心動情地讀一讀。
生:(齊讀“句二”,讀得很是感人。)
師:孩子們,為了充分地表達“慈母情深”(邊說邊在剛才的波浪線下面再畫波浪線),這個句子能少嗎?
生:(齊答)不能。
師:“我的母親”能改嗎?
生:(齊答)不能。
師:現(xiàn)在你明白梁曉聲為什么要這樣寫了嗎?要真正學好語文,我們就應該多琢磨琢磨這樣的問題。
五、與“立刻”的語言節(jié)律諧振
無獨有偶,從語文味的視角解讀,四個“立刻”仿佛是對三次“我的母親”的一種回歸、一種呼應。此句的表達,同樣對“詞匯豐富、要有變化”的文法不理不睬,它專注于情感的節(jié)奏和韻律,單調的用詞、排比的張力,將母親掙錢的忙碌、急促、機械、枯燥渲染得淋漓盡致、天衣無縫。
師:好!令我鼻子一酸的,除了剛才讀過的這兩處文字,還有別的發(fā)現(xiàn)嗎?(稍頓)比如,描寫母親干活的動作的。(對一生)哦!你留意了,好!你請。
生1:(朗讀)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師:(大屏幕呈現(xiàn)這個句子,以下簡稱“句三”。)你讀的這一句,跟鼻子一酸有什么關系嗎?
生1:這句話寫出了母親干活非常忙碌,我從四個“立刻”中體會到了??吹侥赣H干活這樣辛苦,所以我會鼻子一酸。
師:你對文字的把握非常準確,看來,你是真讀懂了。孩子們,如果說前面一句對母親神情的描寫,是一個典型的慢鏡頭的話,那么,這一句,描寫母親掙錢動作的這個句子,就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快鏡頭了,是哪個詞語帶給你這種快鏡頭的感覺?
生:(齊答)立刻。
師:對!立刻。幾個立刻?
生:(齊答)四個。
師:四個。一個不夠,兩個;兩個不夠,三個;三個不夠,四個。整整四個“立刻”。誰來讀一讀,讀出這種快鏡頭的感覺。
生2:(朗讀“句三”,語速嫌慢。)
師:注意四個“立刻”,用一口氣讀完它。誰再讀?(對另一生)你請。
生3:(朗讀“句三”,效果不錯。)
師:好!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句三”。)
師:“立刻”是什么意思?找個同義詞。
生4:馬上。
生5:迅速。
生6:立即。
師:我查過《同義詞詞林》,“立刻”的同義詞多達20幾個。我就納悶兒了,既然有這么多的同義詞,作者為什么不用它們呢?你們看!(大屏幕呈現(xiàn))
母親說完,馬上又坐了下去,趕緊又彎曲了背,迅速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師:(朗讀此句)這樣多好!第一,顯得詞匯豐富;第二,整句話不呆板,顯得有變化。是吧?
生:(隨聲應答,有說“是的”,有說“不是的”。)
師:看來意見不統(tǒng)一。這樣,你們自個兒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體會體會各自不同的味道。
生:(自由朗讀,體會不同的表達味道。)
師:好!孩子們!我先提一個問題,這兩句話,都在寫母親干活非常忙碌,意思完全相同。是吧?但是,哪句話帶給你一種十分急促、十分忙碌的感覺和節(jié)奏?
生7:第一句。
生8:第一句。
生9:第一句。
師:都是第一句,是嗎?
生:(齊答)是!
師:我的感覺跟你們的感覺完全一致。但是,這是為什么呢?(稍頓,對一生)你請。
生10:因為,四個立刻,就是一個排比句,排比句會帶給我們這樣的感覺。
師:說得好!這就叫作“一語中的”啊!第二句呢,盡管意思完全相同,但是,四個表示“立刻”詞不同了,所以,就無法形成一種排比的語勢、排比的節(jié)奏,所以,那種急促的、忙碌的感覺就被淡化了。是這個理兒吧?
生:(齊答)是。
師:好!帶著這種非常急促、非常忙碌的感覺,帶著這種排比的語勢和節(jié)奏,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指一生)你請。
生11:(朗讀“句三”。)
師:眼睜睜地看著極其瘦弱的母親為了掙錢、為了養(yǎng)家糊口,如此忙碌、如此疲憊,你的心里翻騰著一種怎樣的滋味?
生11:難過,非常難過。
師:把這種滋味帶進去,誰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指另一生)你請。
生12:(朗讀“句三”)
師:母親陷入了忙碌。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做兒子的“我”卻深深地陷入了——
生12:痛苦。
生13:悔恨。
生14:鼻子一酸。
師:來!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個令人難受、令人悔恨、令人鼻子一酸的快鏡頭。
生:(齊讀“句三”。)
師:所以,孩子們,為了表達“慈母情深”(邊說邊在剛才的波浪線下面再畫波浪線),這個快鏡頭能少嗎?
生:(齊答)不能。
師:四個“立刻”能改嗎?
生:(齊答)不能。
師:這就是語言的味道,記住,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語言表達往往有著不同的味道。我們一定要仔細體會、仔細理解。
六、攥緊“塞”的溫度
語言是有溫度的,譬如母親的這個動作——“塞”。“塞”是心甘情愿的,“塞”是不假思索的,“塞”是千言萬語的極致,“塞”是大愛無言的平淡。讓學生先擴詞,咀嚼“塞”的意味;再縮詞,充實“塞”的意蘊;最后拈連,升華“塞”的意義。攥緊了“塞”,也就攥緊了母愛的無私、純真和偉大。
師:孩子們,在母親工作的地方,“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工作,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原來已經(jīng)變得這樣瘦弱、這樣憔悴,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干活是這樣拼命、這樣勞累,你們說,母親掙錢容易嗎?
生:(齊答)不容易。
師:你知道母親這樣拼死拼活地干,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嗎?(稍頓)二十七塊錢!注意啊,不是二百七十塊,更不是二千七百塊,而是二十七塊錢!那么,一天呢?一天掙多少錢?
生1:九毛錢。
師:沒錯,只有九毛錢。而我呢,開口向母親要了多少錢?
生2:一元五角錢。
師:一元五角,相當于母親拼死拼活干兩天的工資啊!如果說,來工廠之前,你還找不到某種感覺,那么,現(xiàn)在,此刻,你目睹了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你目睹了母親憔悴的神情,你目睹了母親忙碌而極其瘦弱的身影,作為兒子的你,這么多的錢,你還想要嗎?
生3:不想了。
生4:不想了。
生5:不想了。
生6:不想了。
師:心酸啊!心疼啊!要不出口啊!可是,母親呢?當兒子開口要錢,一次要這么多錢,我的母親是怎么說的?
生7:(朗讀)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師:母親絲毫沒有猶豫、絲毫沒有舍不得,她是高興,是挺高興。母親是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生8:(朗讀)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shù)著。
師:先是數(shù)錢,數(shù)了錢之后呢?
生9:(朗讀)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
師:(大屏幕呈現(xiàn)此句,以下簡稱“句四”。)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如果說,寫母親神情用的是慢鏡頭,寫母親干活用的是快鏡頭,那么,寫母親給錢用的是——
生10:特寫鏡頭。
師:特寫鏡頭!這個特寫鏡頭,放大了母親的手、龜裂的手,放大了一張張揉得皺皺的毛票,更放大了母親給錢的動作,一個字——
生:(齊答)塞。
師:塞!把“塞”圈出來!請問,這是怎樣地“塞”呀?
生11:這是有力地塞。
師:有力,好!把“有力”這個詞放到“塞”的前面,你來讀讀這句話。
生11:(朗讀)母親卻已將錢有力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師:母親給錢猶豫了嗎?那么,這又是怎樣地“塞”?
生12:這是毫不猶豫地塞。
師:把“毫不猶豫”這個詞放進去,大聲地讀!
生12:(朗讀)母親卻已將錢毫不猶豫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師:母親給錢吝嗇嗎?這還是怎樣地“塞”?
生13:這是慷慨地塞。
師:把“慷慨”這個詞放進去,請你慷慨地讀!
生13:(朗讀)母親卻已將錢慷慨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師:有力也罷,慷慨也罷,毫不猶豫也罷,其實都無須再說,因為,它們都已經(jīng)深深地嵌入了這個“塞”字,深深地印在了母親的這個特寫鏡頭上。來,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句四”。)
師:孩子們,請你再琢磨琢磨,母親塞給我的,僅僅是那一元五角錢嗎?
生14:是愛。
師:無私的母愛。
生15:是希望。
師:望子成龍的希望。
生16:是感情。
師:“感情”這個詞太蒼白了,你看看題目。
生16:是深情。
師:說得好!母親塞給兒子的,是,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慈母情深
師:孩子們,我們已經(jīng)讀懂了《慈母情深》的四個重要鏡頭。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那是一個廣角鏡頭;母親瘦弱而憔悴的神情,那是一個慢鏡頭;母親工作的忙碌和疲憊,那是一個快鏡頭;母親塞錢給兒子,那又是一個特寫鏡頭?,F(xiàn)在,讓我們把這四個鏡頭重新放回課文。請大家打開課文,你們讀四個鏡頭,其余的話由我來讀。
師生:(合作朗讀課文,從課文開頭一直讀到“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為止。)
七、由“我的母親”到“天下母親”
誠如惠特曼所言:“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相象!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蔽闹械哪赣H,是普天之下所有母親的一個縮影、一扇窗戶,打開她,必將打開一切母愛的情感閘門。因此,由“我的母親”到“天下母親”,由“一位母親”到“千萬母親”,是全文情感邏輯的一個必然走向和最后歸宿。
師:(大屏幕呈現(xiàn)以下內容,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的插曲緩緩響起。)
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對母親說:
就這樣,我鼻子一酸,攥著錢,攥著母親的辛勞和血汗,更攥著母親那偉大而無私的愛,跑了出去。此刻,此景,作為母親的兒子,作為她的親生骨肉,我有多少話要對母親說、有多少情要對母親傾訴啊!
孩子們,拿出你的筆,寫下“我”的悔恨、我的心疼、我的感激、我的愧疚、我的決心、我的懂事、我的內心獨白。無論你寫什么,請千萬記住,“媽媽”這個詞語至少出現(xiàn)三次。
生:(學生各自寫話,教師巡視。)
師:孩子們!面對慈母的深情,感受慈母的深情,咀嚼慈母的深情,我心情彭湃,我感慨萬千,于是,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對母親說——(對一生)你請。
生1:(朗讀)媽媽,別再這樣拼命了,再這樣下去,您的身體會被壓垮的啊!媽媽,對不起,您是為了我們才這么操勞、這么辛苦、這么憔悴的,可我是多么無知,還向您要血汗錢。媽媽,等我長大成材了,我一定好好孝順您,讓您享享清福,您實在是太累了啊!媽媽,我對不起您啊!媽媽,我愛您!
師:多么真誠的表白。你對不起的是母親的辛勞,但你對得起的卻是自己的一片孝心!你長大了!
生2:(朗讀)媽媽,您這么辛苦、這么勞累、這么瘦弱,您全是為了我們這幾個不懂事的兒女啊!媽媽,您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別人果然說得不錯,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最崇高的愛,那就是母愛。媽媽,您一心期待,只為子女成材。媽媽,我的好媽媽!
師:多么感人的傾訴。你理解了母愛,你就理解了人類最無私、最美好的感情。孩子,你也長大了!
生3:(朗讀)媽媽,我真是太對不起您了!您在這個鬼地方這么辛苦地掙錢,用血汗和疲憊換來的錢,您卻這樣毫不猶豫地給了我。媽媽,我一定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不辜負您對我的希望。媽媽,我雖然還沒有長大,但是,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好好報答您的。媽媽,我只想對您說:“我愛您!”
師: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其實,母愛是不圖回報的。你的內疚、你的志向,就是你對母愛最好的回報。
孩子們,慈母的情,滋潤著我的心田,震撼著我的靈魂,在無言的教誨中,我長大了,我們共同長大了。這一切,因為什么?因為這春風化雨般的四個字!
生:(齊讀課題。)
師:慈母情深深幾許?慈母情深深似海啊!孩子們,讀著梁曉聲的《慈母情深》,感動著梁曉聲的慈母深情,你會很自然地想到哪個人?
生4:我的媽媽。
生5:我的媽媽。
生6:我的媽媽。
生7:我的媽媽。
師:老師相信,你們都會很自然地想到——
生:(齊答)我的媽媽。
師:其實,作家梁曉聲跟你們的想法是完全一樣的。他在小說原文的結尾,有過這樣一段充滿深情、意味深長的話:(大屏幕呈現(xiàn)下述文字,教師朗讀。)
由我的老母親
很想到千千萬萬的幾乎一代人的母親中,
那些平凡的
甚至可以認為是平庸的
在社會最底層喘息著
蒼老了生命的
女人們,
對于她們的兒子,
該都是些高貴的母親吧?
一個個寫來,
都是些充滿了
苦澀的溫馨和堅忍之精神的
故事吧?
孩子們,來!讓我們恭恭敬敬地抬起頭,挺起胸!
為文中的母親、為我們的母親、為普天之下所有平凡而高貴的母親,獻上一首《懂你》的心曲吧!
(滿文軍《懂你》的歌聲緩緩響起,大屏幕播放視頻《獻給母親》。)
板書:
慈 母 情 深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觸摸春天》的教學實錄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觸摸春天名師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