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那么多的民族,婚禮風俗也是有許多不一樣的,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供大家參考。
結婚習俗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其實很多地方的傳統(tǒng)婚禮習俗都已經(jīng)漸漸被大家淡忘了,現(xiàn)在的婚禮一般都是歐式婚禮,特別是像長沙這樣的省會城市。
和許多地方一樣,新郎都要去新娘家迎接新娘。不同的是,在新郎接新娘的時候,女方家會設置一些障礙,不會讓新郎那么輕易就把新娘接走。女方家會把大門給堵起來,只留一條門縫。新郎要從門縫往里塞十張聘書(就是用紅紙做的紅色信封,里面放了一張紅紙)和一個大紅包或者很多小紅包,這個紅包叫做“擋親禮”。如果女方家覺得大紅包滿意,就會讓新郎進來?;蛘呔褪谴蠹叶既ツ眉t包,門口沒人堵,新郎就直接闖進來了。在新娘上婚車之前,新娘的鞋子都是穿著在娘家穿的鞋子的,一直到新娘上車的時候才換上婚禮上穿的鞋子。這是讓新娘出嫁時,不把娘家的福氣帶走的意思。
接下來就是接婚車了。在接新娘的婚車到達離男方家還有幾十米遠的地方的時候,就要停下來,等待新郎的爸爸來接。新郎的爸爸要戴一個高高的尖尖的寫了很多字的(具體是什么字,我就不知道了,那天沒有太注意)紅色帽子;臉上要用燒火灰抹黑,額頭上要摸幾杠紅色,鼻子也要摸紅;在胸前要掛掛一個紅色的牌牌,上面用毛筆寫著“我是燒火老倌”;腰間要系一根紅綢子;腳穿一雙黑色雨靴。等到新娘的車子停了后,新郎的爸爸就要打一個叫做“土車”的車子去把新娘接回家。土車的前面還系這一根紅綢子,那是給新郎用的。所以,也就是新娘坐在土車上,新郎的爸爸在后面打,新郎在前面拉,一起把新娘接回家。等新娘到達大門口的時候,會有男方的同輩的親朋好友(女方的親朋好友是不允許的)爭搶著把新娘從車上抱到拜堂的禮堂里,抱到的那個人會有一個很大的紅包。
然后就到了婚宴的時間了,在婚宴的期間,新郎的爸爸也要繼續(xù)穿著那身裝扮,不過這次不用打土車了,這次換成了肩上扛一根燒火棍,棍上掛一面鑼,然后邊走邊敲鑼,同時唱道“我是燒火老倌!”之類的話語。
婚禮
1、選日子:選好日子來辦婚禮,一般都是請懂這方面的老人看黃歷,比較講究的人還會拿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來推算選出吉日。選好日子后,雙方家長和新人確定好結婚日期就開始寫婚宴請柬。婚宴請柬一般都是由新人或者新人的父母親自登門送到親朋好友手中。
那么婚宴請柬什么時候發(fā)最好呢?這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在婚禮前一個月發(fā)出邀請讓親友來觀禮,這樣就給了他們充分的時間準備能在你婚禮那天騰出時間來。接到請柬的親朋友好一般都會帶上禮物親自到新人家中道賀,而禮物的輕重則是根據(jù)各人與新人關系的交情深淺、親疏和自己的經(jīng)濟條件來決定。如果是送禮到男方的話,一般是用紅紙打包封現(xiàn)金,并在上面寫一些祝福新人的話。
2、婚禮: 長沙傳統(tǒng)的婚禮也跟很多地方相同,新郎官必須得用婚車去準新娘家迎接新娘,而婚車的數(shù)量應用雙數(shù)寓意成雙成對,最好是帶6和8比較吉利。
到了新娘家想要接走新娘并不是那么容易,娘家人會堵門,只留一條門縫來,新郎必須往門縫中塞擋親禮,而所謂的擋親禮就是十張用紅色紙信封做的聘書和裝著1元、5元、10元、50元等大大小小的紅包,塞到直到新娘娘家人滿意為止就會放新郎進來接新娘。上婚車的時候新娘要換上婚鞋,在上婚車之前是不能脫掉在娘家的鞋子的,因為這樣會把娘家的財氣帶走。
3、鬧洞房:到了晚上就是鬧洞房時間,一般都是同輩親朋好友搞一些公眾娛樂的游戲來表達祝福之意,一般都有新人互吃蘋果、說愛稱、新郎許誓言等等,這些環(huán)節(jié)也有紅包拿哦!
4、回門:新人結婚三天后必須回門,新郎在那天必須帶上四件長輩喜歡的禮品和新娘一起回娘家,雖然是回門但也必須在著裝上保持婚禮當天時的好形象,因為娘家人非常重視三天回門,所以在這天一定要留下個好印象。在上午10點前到達女方娘家這樣最為禮貌。到了娘家,新郎要對老人問候,并對親友和鄰居問好以禮待人。用餐時,一對新人還要向父母和親友敬酒并表示感謝對兩人新婚的祝福。飯后需再陪父母聊天尊聽教誨,準備回家時還要禮貌性的邀請女方父母和親人到新郎家里做客,至此婚禮流程才全部結束。
風俗
湖南婚嫁習俗之哭嫁,哭嫁是湖南省部分區(qū)域的風俗,特別是郴州、永州、衡陽一些區(qū)域婚嫁風俗中的重要一項婚俗。哭嫁,不僅是出嫁姑娘自己哭,而且母女同哭,伴嫁姑娘同哭、對哭??薜膬热葸^程繁瑣且多,如哭爸媽、哭舅爺舅娘、哭弟弟小妹、哭爺爺奶奶等等,要是在現(xiàn)場看的話估量你也會跟著哭起來,那場面適當?shù)恼饝?。也有把出嫁前晚的禮儀、開臉、梳頭、祭祖等各項儀典,作為哭嫁內容的。到了晚上,哭嫁抵達高潮。出嫁姑娘與伴嫁姑娘一道,按出嫁禮儀,一項一項哭,簡直哭個通宵。哭嫁,是表達傾訴心腸的方法,也與傳統(tǒng)哭了才會家道昌盛,哭了娘家郎家才興旺的信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