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片綠蔭》是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繪聲繪色地為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顯得親切自然。文章段落層次分明,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送你一片綠蔭》姚彥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小學語文西師大版第十冊第十八課:送你一片綠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掌握本課中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美觀地書寫和運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從第一人稱的敘述中領悟本文的表達方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不但要根據(jù)課文中的介紹,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2)在學文的過程中,逐漸領會列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爬山虎的特點和對人類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2、領會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爬山虎的資料,爬山虎的實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全班齊讀課題,提出質(zhì)疑
(誰送“你”一片綠蔭?這一片綠蔭是送給誰的?為什么會送一片綠蔭呢?……)
2、師提出疑問:作者為什么要把自己當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爬山虎,各朗讀一段。(自由朗讀做準備。)
3、學生匯報預習生字新詞情況,不明白的地方集體探討。
三、整體感知,歸納段意。
1、師:課文是怎樣介紹爬山虎的?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學生默讀、思考、批注)
2、全班交流,指導學生抓中心句,合并句意,借助關鍵詞等方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感受,既了解了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況,又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另外,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中應著力培養(yǎng)的習慣和技能,更是初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也是應該要達成的目標了?!?/p>
四、感悟課文內(nèi)容,了解爬山虎
1、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一定對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請你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評價一下爬山虎。
2、交流:無私、攀爬好手、環(huán)保先鋒、綠蔭使者、綠色屏障……
3、小結。
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為綠蔭使者,而且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果可釀酒。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爬山虎是環(huán)保先鋒、綠色屏障、綠蔭使者……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
二、研讀課文,了解“特點”和“作用”
(一)細讀第1自然段
1、爬山虎主動向大家推薦自己,文中用什么詞表達了這個意思?(自薦:自己推薦自己)
2、讀了這段文字,你對爬山虎有了怎樣的了解?
(出示爬山虎的實物感知,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這段文字在全文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師明確:這是全文的總起段,后文都是“我”對自己的介紹。
(二)細讀第2、3、4自然段
1、快速瀏覽,想想這幾段寫了爬山虎的哪些特點和作用?
學生交流,板書: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2、“我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边@一句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作者從哪些方面對“我”的這些特點進行了說明?這些特點對改善環(huán)境有什么好處?請大家找出相關語句加以體會。自由讀,指名讀。
學生交流,師點撥,相機板書:作用:降低溫度,吸收噪音、吸咐塵土、制造氧氣。
(三)細讀第5、6自然段
1、人們對爬山虎有什么疑慮?事實是怎樣的?勾畫批注。
2、學生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而有條理地述說感受。
3、自由練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四)細讀第7自然段
1、“隨和”是什么意思?齊讀課文,從哪些地方看出爬山虎的隨和?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爬山虎好種易活的特點。
板書:好種易活
【設計意圖: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經(jīng)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引領學生自主讀書、感悟、交流、評價、探究、體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個性化表達,與文本充分對話,在對話中強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受和理解?!?/p>
三、品味語句,感受表達方法
1、師:本文的作者用第一人稱來寫爬山虎,使文章讀起來親切、自然。這種寫說明文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大家再讀讀課文,看看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作者把爬山虎當人來寫?
2、交流詞句,感受趣味。
3、這篇文章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表達準確,描寫具體,我們來看看這些句子。
引導比較句子。
①我生長得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②一根莖粗2厘米的藤條,種植兩年,墻面的綠化覆蓋面積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墻面攀滿。
第2組
①我的葉片較大。
②我的葉片較大,寬10至20厘米。
這兩組句子中,哪一句說得更具體,更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4、師小結,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能讓人感到更準確、具體和形象。(板書: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
5、指導學生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寫一句話。
四、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引導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植物能為人類造福?
2、啟發(fā)思考:我們該怎樣利用和對待這些對我們?nèi)祟愑欣闹参铩?/p>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實現(xiàn)課內(nèi)外知識的聯(lián)系與溝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加深對原文內(nèi)容的感悟?!?/p>
板書設計:
18 送你一片綠蔭
特點: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好種易活
作用:降低溫度吸收噪音
吸咐灰塵制造氧氣
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
《送你一片綠蔭》姚彥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繪聲繪色地為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令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歸納每一段的內(nèi)容。
3.能抓住要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植綠護綠的意識。
4.了解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并嘗試運用。
教學準備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要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并歸納每一段的內(nèi)容。了解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趣的生命時鐘》,了解了說明文這種文體。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篇說明文,了解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
2.(齊讀課題)在預習中大家了解到,這篇文章講了誰送給誰一片綠蔭 (指名答)
為什么作者要把自己當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稱”我”來寫這篇說明文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新穎,親切)
3.爬山虎向大家推薦自己,介紹自己,課文第1段有一個詞表達了這個意思,請找一找。(自薦)請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自薦”的意思。(相機指導生字”薦”)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歸納每一段的內(nèi)容。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出示自學指導一
初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詞。
交流預習情況
學生匯報預習生字新詞情況,不明白的地方集體探討解決。(總結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經(jīng)驗理解等多種學法,指導交流”扦插”“中旬”等詞的意思,相機指導生字)
四、整體感知,學習歸納每一段的內(nèi)容
出示自學指導二
課文是怎樣介紹爬山虎的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學生默讀,思考,批注)
指名交流每一段話的意思(學習借助關鍵詞,中心句,綜合每句話的意思歸納段意的方法)。
第1段:講”我”屬葡萄科,善爬山爬墻,在環(huán)保中能發(fā)揮作用。
第2段:講”我”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第3段:講”我”莖,葉的特點及作用。
第4段:講爬山虎能有效利用空間,大面積綠化覆蓋進行制氧。
第5段:消除人們對”我”容易引起墻壁潮濕的疑慮。
第6段:消除人們對”我”容易招引壁虎的疑慮。
第7段:講”我”適應性強,易于栽種。
五、感悟課文內(nèi)容,深入了解爬山虎
1.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一定對爬山虎有了不少的了解。請你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評價一下爬山虎,并說明原因。(學生思考,發(fā)言)
2.交流:無私,攀爬好手,環(huán)保先鋒,綠蔭使者,綠色屏障……
3.總結: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為綠蔭使者,環(huán)保先鋒,讓我們再次隨著課文走進爬山虎。(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每一段寫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了解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
出示自學指導一
課文是怎樣形象,具體地介紹爬山虎的特點的呢
比較句子:
第1組:
①我生長得很快,綠化覆蓋面積很大。
②一根莖粗2厘米的藤條,種植兩年,墻面的綠化覆蓋面積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墻面攀滿。
第2組:
①我的葉片較大。
②我的葉片較大,寬10至20厘米。
這兩組句子中,哪一句說得更具體,形象 用了什么方法
2.總結: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進行說明讓人感到更準確,形象,讓被說明物真實可感,讓讀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強了說明的可信度。
三、學習運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進行片斷寫作
1.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是我們寫作中經(jīng)常用到的。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把事物描寫得更具體,形象,幫助我們準確表達。
2.例如:
(描寫樂山大佛的語句)它身高71米,頭長14.7米,眼睛長3.3米,垂著兩只長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里都可以鉆進兩個人。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坐在它的大腳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來人。
3.你能運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把下面的語句描寫具體嗎
(1)學校的操場很大。
(2)姚明的個子真高!
(3)我們的教室非常寬敞。
《送你一片綠蔭》姚彥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zhì)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作人。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課前準備:
1、搜集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推薦閱讀《爬山虎的腳》生字生詞卡片。生字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兩位作家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通過讀課文來了解。
3、板書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4、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試讀課文,自學生宇新詞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正音鞏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結合積累,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
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
黃昏客廳余暉蘊含搖曳莫名其妙
3、匯報交流自學情況。讀詞語和生字卡片。
4、重點指導書寫:篇、翻、糊,幾部分要寫緊湊(課件演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組織朗讀比賽,要讀得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讀讀、想想、畫畫。
邊默讀邊想邊畫:葉老是怎樣批改“我”的作文的?我有何感受?
2、讀讀、說說。
(1)分組讀讀各自所畫的句子,說說從這些語句中可以品味出葉老是個怎樣的人。
(2)指名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葉老的認真、平和及溫暖(做人與作文)。
(3)指導朗讀:表達出對葉老的崇敬之情讀書。
3、議議、記記。
(1)分組議議:通過看葉老為“我”批改作文,參照課后的批改稿,聯(lián)系個人實踐總結今后寫作文、改作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自己動筆在筆記本上記方法。
五、深讀課文,突破難點
1、通過比較,體會內(nèi)涵。
將直接描寫爬山虎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引導學生抓住兩個語句中的不同點進行對比,體會描寫爬山虎是為了表達“我”當時的心情。
2、感悟詞句,升華感情。
抓住“綠”字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使學生感悟出作者對葉老的感情。相機指導朗讀進行評價。
3、積累語句,豐富語言。
把描寫爬山虎的語句抄在積累本上。朗讀、背誦這些語句。
六、通讀課文,回歸整體
通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解決揭示課題時的疑問。
七、布置綜合性學習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中都會遇到一些良師益友。失敗時他們會激勵我們要振作,重新再來;成功時他們會勸慰我們要謙遜,成績只代表過去。想一想他(她)給我們的幫助,寫下來,并用學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進行修改,最后把文章送給他(她),以表達自己的謝意。
《送你一片綠蔭》姚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個性解讀,了解葉老一絲不茍的寫作態(tài)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過比較誦讀,感受課文通過爬山虎的描寫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3、鏈接作者的文學之路,品味重點句子和課題的深刻內(nèi)涵,感受課文表達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4、補充閱讀,初步學習讀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學理念】
學生的閱讀是一種自主的個性化行為。在閱讀對話活動中,提供必要的語言依托和補充材料,給學生搭建起自主閱讀的腳手架,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層解讀文本,完成對學習內(nèi)容的意義建構,獲得語言的發(fā)展和精神成長的營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誦讀,初讀課文
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葉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腳》中描寫過自家院落里那一墻綠綠的爬山虎(本冊課文第6課),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誦幾句。
2、揭題,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些什么。
3、交流初讀感受,梳理課文中的人與事。
二、多層解讀,深悟課文
葉老幫“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談話,使我對葉老的做事與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讀悟,表層解讀:
默讀課文,聯(lián)系課文中語句具體說說你的感受。
出示: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談話,讓我( )。
(引導學生聯(lián)系文中幾處具體描寫讀懂“認真、平和、質(zhì)樸”等。)
2、資料幫助,個性解讀:
一個初中生,習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請你也像作者一樣從這修改中、交談中去感受一番,你從中有什么感受與收獲。
出示文后補充的“資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補充閱讀原文中對談話內(nèi)容的記敘。
(附:那一下午,葉老先生沒談我那篇獲獎的作文,也沒談寫作。他沒有向我傳授什么文學創(chuàng)作的秘訣、要素之類。相反,他幾次問我各科學習成績怎么樣。我說我連續(xù)幾年獲得優(yōu)良獎章,文科理科學習成績都還不錯。他說道:“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各科的書?!彼肿屛冶潮持袊鴼v史朝代,我沒有背全,有的朝代順序還背顛倒了。他又說:“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人不搞清楚我們的歷史更不行?!?
3、難點感悟,詩意解讀:
⑴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他的批改卻如“春風拂面”;我受邀做客,他的話語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粗@兩個詞語,讓你想起了哪些詩句,哪些景象?
(交流點撥:“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風拂面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看著這樣的修改,僅僅是臉上的感覺嗎?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樣了,變成淙淙的春水。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讓你想到了什么?)
⑵ 指導有感情朗讀,引讀課文中直接抒發(fā)作者感受的句子。
4、比較閱讀,寫法解讀:
課文在第二件事的記敘中兩次描寫了院中那一墻爬山虎,我們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呢?
⑴ 找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讀一讀。去掉這些描寫是否通順?有何不同?
⑵ 聯(lián)系作者兩次看到爬山虎時的心情,想想兩次對爬山虎的描寫有什么不一樣?
⑶ 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綠里跳躍著、閃爍著他的那份高興,那份激動,一份沉甸甸的收獲,一種難以表達的憧憬。讓我們用心去體會,去誦讀。
(師生合作,有感情配樂誦讀。)
三、悟讀課題,升華情感
1、補充閱讀,感受“非凡”:
葉老的批改,如春風拂面,葉老的話語,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滿無限的憧憬與期待。那15歲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那個夏天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讓我們看看肖復興的文學之路吧。你對這“意義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附:肖復興,現(xiàn)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已出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隨筆集和理論集80余部。近著有《音樂筆記》、《日子的回憶》、《紙的生命》、《父親手記》、《總有一處讓你感動》等。曾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優(yōu)秀文學獎多種,《音樂筆記》獲首屆冰心散文獎?!赌瞧G綠的爬山虎》、《向往奧運》、《荔枝》、《銀色的心愿》、《尋找貝多芬》等篇入選大中小學課本。)
2、深情回憶,誦讀課題:
⑴ 課文結尾寫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你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總是那么綠著?是僅僅在眼前嗎?
⑵ 1988年,著名作家葉圣陶逝世。1992年,時年45歲的肖復興提筆寫下這篇文章,回憶發(fā)生于30年前少年時代的故事。同學們,在肖復興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聯(lián)系全文抒發(fā)情感。)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⑶ 師恩難忘這是所有學生的心聲。多年過去了,肖復興沒有忘記葉圣陶先生對他的教誨,沒有忘記葉老曾經(jīng)寫過的爬山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綠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濃縮成一聲深情的感激,濃縮成一份永遠抹不去的回憶──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帶著感情讀課題)。
四、讀物推薦,課外拓展
同學們,有許多作家都寫過感激、懷念老師的作品,著名詩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題描寫發(fā)生在中學時代的故事,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這里呈現(xiàn)的只是文章的結尾,如果有興趣,就請同學們課外去閱讀這一篇《在那顆星子下》。
……
還是那條林蔭道,老師纖細的手沉甸甸地擱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園那個拐彎處,我不禁回頭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從她的身后川流成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為一顆最亮的星星,在我記憶的銀河中,我的老師。
《送你一片綠蔭》姚彥教學設計5
一、談話激趣,初步解題。
板書“虎”,指導書寫“虎”,師生交流爬山虎的特點,板書“攀登”。區(qū)別 “綠的”和“綠綠的”,感悟疊詞的妙用。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二)檢測生詞。用舉例子的方法理解“動詞”,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推薦”,指導書寫“薦”。讀準多音字“?!?。
(三)略讀課文,理清脈絡。
略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教師隨機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知道這兩件事和葉圣陶的關系。
三、品讀6—10自然段,感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钡群x深刻句子。
(一)默讀課文6—10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到葉老先生家做客的句子讀一讀。
(二)細讀品味:“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等含義深刻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感悟作者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初步了解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感悟描寫爬山虎的意義。
1、畫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1)“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p>
(2)“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p>
利用想象畫面法、走進作者心里的學習方法,指導朗讀,滲透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突出爬山虎不畏艱險,不斷攀登的特點。
2、再談爬山虎的“綠”,引導學生感悟“綠”的深刻含義。
3、引發(fā)疑問:在作者的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呢?
(1)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爬山虎的含義。
(2)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辟|(zhì)疑:為何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4、整體感悟,教師引讀幾處描寫爬山虎的句子,再次感悟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當我看到葉老先生給我批改的作文,樹立了寫作的信心,要見葉老先生時,心中充滿歡快與激動,一進他家的院子,看到──(學生讀)“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p>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葉老先生的親切、認真,葉老先生對我的殷切期望充滿了我幼小的心,將要離開時我看到──(學生讀)“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p>
爬山虎因陽光照耀而綠,“我”因葉老先生的教導而深受鼓舞,每當想起葉老先生的教導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樣,總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所以說──(學生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p>
5、指導學生背誦喜歡的句子。
8.課堂練習
四、再讀課題,感悟題目的含義。
9.作業(yè)安排
五、布置作業(yè)
(一)閱讀課后資料袋中葉圣陶先生給肖復興同學修改的作文,預習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葉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找質(zhì)數(shù)》教學設計范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送你一片綠蔭》姚彥教學設計
下一篇:《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