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的真諦在快樂。當孩子們感到快樂時,他會自己走入教師預先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置身于音樂的海洋,讓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快樂,課堂氣氛活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歌曲《詠鵝》,感受樂曲中描繪鵝的悠閑自在的音樂形象,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
2.引導學生能用輕松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3.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意識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
體會歌曲中鵝的悠閑自在的音樂形象,并引導學生用優(yōu)美的歌聲來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表現歌曲的意境。
教學準備: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謎語(謎底——鵝)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擺架子,說話伸脖子。”(主題音樂做背景音樂)
2、學生模仿白鵝游泳、走路、叫聲。
3、有位小朋友也特別喜歡白鵝,在他7歲時就為它寫了一首詩呢,誰知道這首詩?
對,就是駱賓王寫的詠鵝。
板書課題:詠鵝
二、詩歌朗誦
1、學生朗誦《詠鵝》古詩。
2、師范讀(拿扇子帶上動作有感情的朗讀)。
3、學生為古詩選擇適合的音樂。
4、學生跟著音樂帶上動作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三、學唱歌曲《詠鵝》
同學們,這首詩不但讀起來非常美,唱起來也很好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詠鵝》。
1、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聆聽范唱。
2、跟老師學唱歌曲。(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
3、學生隨琴聲輕聲哼唱。
4、認識音符的唱名do,mi,sol
5、跟著伴奏用“啦”哼唱。
6、跟琴試唱。
7、跟伴奏試唱。
8、變換形式鞏固演唱。(師生開火車演唱、男_開火車演唱、請小老師教唱、模仿白鵝的樣子演唱……)
四、創(chuàng)編學習
1、請一位學生到上面演唱,幾位學生伴舞。
2、學生齊唱歌曲并表演。
五、欣賞其它古詩的歌曲
古詩是古代詩人寫的詩,在中國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現在老師還要給小朋友們聽另外一首古詩的歌曲。
聽完之后再告訴老師這是那一首古詩?
1、播放歌曲《春曉》。
除了老師給你們聽的這兩首古詩外,作曲家叔叔阿姨為好多好多的古詩啊都插上了音樂的翅膀,你們聽這是哪一首古詩?
2、播放音樂《靜夜思》。
五、小結
跟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出教室。
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2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詠鵝》,背唱歌曲。
2.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歌曲《詠鵝》,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3.通過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體會樂曲的情緒──歡快活潑。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并背唱歌曲。
2.體會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教材分析
1.《詠鵝》是一首根據唐朝詩人駱賓王的詩篇創(chuàng)作的歌曲,由黃國群作曲,描述了鵝在湖面上自由游弋的神態(tài)。歌曲為五聲宮調式,旋律流暢,為規(guī)整的四句式結構。通過學習這首歌曲,體會音樂中“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讓學生體會中國古詩詞的韻味,從而熱愛中國文化。
2.《口哨與小狗》又譯為《吹口哨的少年與小狗》。它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1870—1943)于1905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
樂曲為單三部曲式C大調,2/4拍,在一個短小的引子之后,口哨以主奏“樂器”的身份加入,其他高音樂器為之襯托。由于這里運用了許多附點音符和三連音,音樂顯得十分活潑而富于彈跳性,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小主人輕松、愉快的心情。經過一段過門后,進入樂曲的B段,它轉到F大調上。這時,口哨停止,主旋律轉給其他樂器演奏。因此,在音色上與A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它描繪了小狗跟隨小主人在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愛動作,同時,也描繪了街頭喧鬧的景象。再經過一段過門,A段再現。樂曲的結尾處出現小主人對小狗發(fā)出的兩聲招呼式的哨聲,小狗立刻朝小主人歡叫著跑去……
欣賞這部作品,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作品中歡快活潑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
師:同學們都背過很多的古詩,在同學們會背誦的古詩中,有哪些是描寫動物的詩?
學生自由回答。
二、《詠鵝》歌曲學習
1.背誦《詠鵝》。
師:有誰會背誦這首詩?請背誦給大家聽。
全班背誦。
2.欣賞動畫《詠鵝》。
3.朗讀歌詞。
學生大聲朗讀歌詞,體會詩意。
4.教師范唱歌曲,學生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5.教師簡單地講解歌曲中出現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復記號,讓學生了解它們在歌曲中的作用。
6.學生隨歌曲《詠鵝》小聲學唱。
7.教師糾正唱得不準確的地方。
8.聆聽《詠鵝》伴奏,再次演唱歌曲,體會歌曲悠閑自得的情緒。
三、創(chuàng)編表演
1.播放歌曲伴奏,全班各自即興表演。
2.個別上臺表演。
3.教師簡單評價,鼓勵全班同學大膽表演,把鵝的悠閑自得的樣子表現出來。
四、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
1.初聽樂曲《口哨與小狗》音頻,感受樂曲情緒。
師:同學們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除了小狗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學生自由回答。
2.復聽樂曲《口哨與小狗》音頻。
師:主人與小狗在做什么?他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3.討論樂曲情緒。
師:樂曲的情緒怎樣?我們能體會到小主人怎樣的心情?你如何表達歌曲中的情緒?
(可以提供給學生簡單的打擊樂器或提醒學生用簡單的肢體語言表現。)
4.再次聆聽歌曲《詠鵝》和《口哨與小狗》音頻,對比這兩首樂曲的情緒。
師:能不能說一說這兩首曲子的情緒有什么差別?
生:《詠鵝》的情緒是優(yōu)美抒情的,《口哨與小狗》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
五、課堂小結
在快樂的音樂聲中我們的課程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回去能將今天學習的歌曲《詠鵝》唱給爸爸媽媽聽。
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3
詠鵝
教學目標
1、 能學會演唱歌曲《詠鵝》,感受音樂與古典詩詞完美結合的藝術感染力。
2、 在參與創(chuàng)作活動工,能充分發(fā)揮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詠鵝》的情境,并對非音樂音源進行大膽的探索。
3、 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會生活是音樂的源泉。
教學重點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表現《詠鵝》的情境。
教學步驟
導入——展開——深入|——拓展
座次編排
教學準備
多媒體一臺音響一臺;各他作組招牌數張;天鵝頭飾四個;紙、彩筆、塑料袋、易拉罐、沙子、小水桶、水、玻璃杯、彩色皺紋紙、剪刀等;投影儀一臺;照相機一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拍手念兒歌:
鵝媽媽
O鵝?O鵝 O鵝 O鵝,
河邊 來了 鵝媽 媽,
帶著 一群 鵝娃 娃,
撲通 撲通 跳下河,
嘻嘻 哈哈 追浪花,
鵝媽 媽,O鵝 鵝:
“小河 就是 我們的 家!”
O鵝 O鵝 O鵝 鵝!
二、 導入
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課件。)
池塘里,鵝媽媽帶著一群上鵝戲耍的場面。
師:同學們,看到這幅生動的畫面你們會想到一首什么古詩呢?
生:《詠鵝》。
師:對了,這是唐朝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寫的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誦一遍,好嗎?
生:……
(出示《詠鵝》詩詞。)
師:這首詩大家最熟悉不過了,有的同學甚至三歲就會背誦了。誰來講講這首詩寫了什么?
生:寫出了駱賓王對鵝的喜愛之情。
生:出出了鵝可愛的樣子……
師:大家說得真好。詩人用寥寥幾筆就把鵝那優(yōu)美的體態(tài)以及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 學唱歌曲
師:以往我們都是朗誦《詠鵝》,今天我們?yōu)樗V上曲子唱《詠鵝》。
(出示歌單。)
1、 學唱歌曲
(1)放錄音,學生隨樂小聲哼唱。
(2)采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3)解決反復跳越記號的唱法。
(4)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 啟發(fā)情緒
(1)古人在吟詩的時候常常會有什么動作和表情?
(2)學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四、 展開、探索
1、 啟發(fā)討論
師:《詠鵝》這首詩為什么被人們吟誦了幾百年而經久不衰呢?這是因為它有著迷人的藝術魅力。現在老師請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愛的方式來再創(chuàng)作,以表現這首《詠鵝》詩的情境呢?我們分組討論,人人參與。我這兒有一個創(chuàng)作小組的牌子,分別是:朗誦創(chuàng)作組、歌舞創(chuàng)作組、音響人作組、圖畫創(chuàng)作組、手皮影創(chuàng)作組。我把它們分別放在各組前,你們想去哪個創(chuàng)作組就自由組合,和你的創(chuàng)作伙伴共同完成你們的作品。
2、 學生創(chuàng)作
放《詠鵝》的錄音,學生自由分組,自由討論。老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學生開闊思路,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創(chuàng)作。
3、 展示與評價
分組示討論結果,師生點評相結合,充份新生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和大膽表現。
(1)朗誦創(chuàng)作組,采用配樂詩朗的形式。例:
第一段:全體組員朗誦原詩(慢速)。
第二段:學生有分有合地朗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
女領:是誰,穿著一身結白的禮服。
男領:是誰,仰著高傲的脖子對天高唱。
合:噢,是你,我可愛的鵝寶寶。
第三段:全組朗誦全詩(快速)。
師生點評:他們根據原詩的情境作了大膽的發(fā)揮,盡管還不十分完美,但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非常可貴,如果再加上一些動作、手勢就更好了。
(2)歌舞創(chuàng)作組。
例:四名學生頭戴天鵝頭飾,扮天鵝做舞蹈動作。其佘學生唱哥們工演示自制的道具。他們用綠色皺紋紙剪成長條作柳枝,輕輕擺動;用紅色皺紋紙剪成花瓣,歌舞快結束時把紅色“花瓣”灑向“天鵝”。
師生點評:他們采用了歌舞相結合的形式。這四位美麗的小天鵝舞姿真不錯,其他的同學也配合得非常好,很有計的意境。真是一群愛動腦盤的小朋友。
(3)音響創(chuàng)作組。
例:學生利用教室里現有的音源材料,選擇老師提供的物品,巧妙地營造了詩的情境,教室里響起鵝叫聲、鳥嗚聲、流水聲、風聲、雨聲。
(學生有的揉搓塑料袋、報紙,抖動書本表現風聲;有的用易拉罐裝上沙子,發(fā)出“沙沙”的雨聲;有的用水杯互倒水、水桶撩地水模擬流水聲、雨聲。)
師生占評:這組同學有自己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為我們描畫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詠鵝圖。他們表演得真是惟妙惟肖。你們能說他們的創(chuàng)作不是音樂嗎?生活就是音樂的源泉。其實生活中的自然音響,都是可以用我產聰明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創(chuàng)造模仿的。
(4)圖畫創(chuàng)作組。
例:用反影儀出示畫。請一個學生上來講解力畫。
生:春天來了,池塘里的水綠了。嫩綠的柳枝在春風中跳舞。太陽出來了,在溫暖的陽光里游來一群美麗的天鵝。你瞧,它們頂著紅通通的禮帽,仰著驕傲的脖子對天歌唱。一身結白的毛在陽光中閃閃發(fā)亮。它那美麗的身影倒映在綠波之上。咦,池塘中的水為什么會泛起一層層波浪呢?原來是鵝那像像扇子孫樣的紅腳掌在劃水呢。
師生點評:這組同學的作品構圖優(yōu)美,線條流暢,用色大膽,富有想像力,反映出了《詠鵝》詩美妙的情境。講解的同學也棒極了!
(5)手皮影創(chuàng)作組
例:這組同學分別在投影儀前展示了處己創(chuàng)作的“手皮影”作品。
(一手彎曲作鵝頭和鵝脖子,手肘作鵝身,另一只手作尾巴。)
師生點評:他們的構思很有創(chuàng)意。你們看,這影子多像一只天鵝呀,真是一幅極有創(chuàng)意的皮影作品。讓我們一塊兒跟他們學一學。
五、 綜合、拓展
師:剛才同學們用各種方式展示了你們對《詠鵝》詩的理解與升華,真是豐富多彩,都非常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如果要發(fā)獎的話,都可以插上一面勝利的紅旗(發(fā)放一面小紅旗)。我對每位同學都很滿意。請大家考慮,如何把我們這些作品和古詩《詠鵝》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呢?
學生集體討論。綜合表現舉例:
首先,音響創(chuàng)作組創(chuàng)設情景,模似鵝叫、鳥叫、流水聲、風聲、雨聲。前奏中全體朗誦原詩,然后全體一起唱前段歌詞,歌舞創(chuàng)作組和樂舞蹈,配上飄舞的“柳枝”飄舞。間奏時朗誦創(chuàng)作的兒歌,全體一起唱后段歌詞。最后兩然詩,配上飛灑的花瓣。舞蹈組在臺前做舞蹈造型。學生的圖畫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學生全體創(chuàng)造表演后(全程錄音),老師給全體學生拍照作紀念。
六、 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特別開心,我們不僅學會了為古詩《詠鵝》譜寫的歌曲,而且根據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了發(fā)揮。我相信同學們從這里走出去的時候,還會有許多許多新的創(chuàng)意……
放學生的創(chuàng)作錄音。學生排隊出教室。
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4
一、讀一讀,說一說,感知古詩大意
1、引趣導讀
一上課,教師用“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登一雙紅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币粍t謎語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接著通過簡介作者遷移興趣,引入自讀古詩。并設計這樣的談話:同學們,《詠鵝》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你們今年也7歲了,都很聰明,能讀好這首詩嗎?
2、以讀引說,說中感知
在讀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說,把讀中感知的內容交流給大家,讓學生從自由廣泛的交流中得到比較全面的整體感知。
教師設計問題:在讀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問題,愿意互相說說嗎?
可以同桌說,也可以小組說,誰認為自己說的好還可以站起來說。
二、讀一讀,聽一聽,感悟古詩韻律
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又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提高。
教師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聽、練感悟。
①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照它的節(jié)拍讀才能理解得好。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jié)拍嗎?請認真聽錄音朗讀體會。
②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jié)拍了嗎?請自己練讀。
③誰能有節(jié)奏地讀給大家聽?
三、讀一讀,畫一畫,再現古詩意境
古詩文語言凝煉,含義深刻,小學生很難直接通過語句感悟出詩句的內涵,我們只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想畫畫,把詩句豐富的內涵變?yōu)楹唵蔚男蜗螽嬅妫寣W生從中再現意境,才能得到真正理解。
教師設計教學:
①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錄音配樂朗讀,仔細地想大白鵝游水唱歌的場面,看你的腦海中能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連放數遍錄音)
②請把你腦中的。畫說給大家聽。
③請把你腦中的畫畫下來送給大家??瑟毩⒁贿呉髟娨贿呑鳟嫞部珊献骼L畫。
四、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感悟古詩內容,是為了深刻領悟古詩所表達的情趣。在畫一畫間接再現古詩意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演一演直接進入古詩場景,體驗其中的情趣。
①教師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活動:
大白鵝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樣?
作者駱賓王看到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感人畫面,在怎樣的思想情感中吟出了這首小詩?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鵝與人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
②在讀的基礎上再啟發(fā):
你們誰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
誰愿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呢?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歡樂中加強對古詩情趣的體驗
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5
教學目標
1、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帶表情有節(jié)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3、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10個生字。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我、鳥、欠、手、皮。
【打破以往必須復習前一篇課文的舊框框,先復習我、鳥、欠、皮等字,為學習本課的鵝、歌、掌、波等新字作鋪墊。】
2、教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蹬一雙紅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學生猜。
【開課伊始,教師便用一則謎語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p>
3、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板題)《詠鵝》。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你們今年也7歲了,都很聰明,一起來學這首詩。
二、整體輸入。
1、讀一讀,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1)教師:請同學們趕快把書打開,看看7歲時的駱賓王是怎樣寫鵝的?
(2)讀后請同學們回答詩中大意。
(3)教師: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長的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綠的水面上,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對大白鵝的感情呢?
2、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1)出示圖、文(一幅大白鵝圖畫,白鵝身體上貼著這首古詩)。
(2)教師: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照它的節(jié)拍讀才能理解得好,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jié)拍嗎?請認真聽錄音朗讀,仔細體會。
(3)教師: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jié)拍了嗎?請自己練習讀。
(4)請學生有節(jié)奏地在全班朗讀。
【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解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我讓學生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在老師問題調控下嘗試著讓學生品味古詩意境,再把它表演出來,學生品得津津有味,演得不亦樂乎。下課后還饒有興趣地表演著……】
3、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1)教師:大白鵝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樣?作者駱賓王看到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畫面,會在怎樣的感情中吟出這首小詩?
(2)教師:我們把駱賓王的這種感情讀出來好嗎?
學生:①小組讀
②同桌讀
③指名讀(配樂)
(3)教師:你們誰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愿意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
(4)學生到前面戴著頭飾進行表演。
(5)全班一起邊演邊背。
教師:剛才我們都在盡情地又讀又說又演,可把大白鵝急壞了,你們想知道大白鵝急什么嗎?大白鵝說(裝著大白鵝說話的腔調):老師在我的身體上貼了很多字,累得我喘不過氣來,請同學們趕快把我身上的字記住,讓老師早一點把字拿走好嗎?
三、識記生字。
1、把教過的漢字拿下來。
2、按順序指讀本節(jié)課要記住的生字:詠、鵝、曲、歌、浮、綠、紅、掌、撥、波。
3、教師:趕快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識字方法。
教師適當提供識字方法:用部件法記“鵝”;用動作法記唱歌的“歌”;用奇特聯系法記“浮”;用想像法來想像大海的波浪從而記住“波”……
【在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聽一聽、演一演、記一記的整個學習活動中,時時體現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伴隨著學生的活動,教師適時調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高度的興奮和激動之中。】
四、練習。
教師:大白鵝睜著大大的眼睛(手指鵝眼)在注視著我們,檢查我們這些生字都記住了嗎?(按順序把鵝身上的字卡拿下來,拿一個同學們讀一個。)
教師:這時,大白鵝高興地說:“謝謝你們都記住了我身上的字,我現在輕松多了,要去清清的水里游戲唱歌去了。請同學們繼續(xù)讀生字吧!再見?!?/p>
讀字練習:
1、找朋友讀生字。問:我的朋友在哪里?誰是我的好朋友?學生用生字回答。
2、男女生輪讀。
3、接讀。
八年級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音樂課詠鵝教學設計意圖
下一篇:清明小學語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