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名稱,屬《相和歌·平調曲》,原詞已經不可知,現在流傳下來最早也最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這首《短歌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短歌行公開課獲獎教學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目錄
短歌行公開課獲獎教學設計
短歌行原文
短歌行譯文及注釋
短歌行公開課獲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詩意,體會詩人抒發(fā)的人生短暫和求賢若渴,建立功業(yè)矛盾復雜情感。
總結曹操詩歌緣事而發(fā),慷慨多氣的特點。
過程和方法:分層鑒賞,通過誦讀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早在十年前,老師曾聽過一首京劇韻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說唱臉譜》。其中有幾句唱詞,老師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這里為大家清唱一下:藍臉的多爾頓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啊……。
為什么在京劇中,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是個白臉呢?(曹操這人太奸詐了。)奸詐是性情體現在言行上也體現在面相上。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曹操的這種奸,京劇只能給曹操一個白臉。唯其臉白,才能把他的一個眼神和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都展現出來。但同學們覺得京劇中這種圖譜化表現出來的曹操性格真實嗎?(不真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過他的作品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懷。
二、走進文本
活動一、理解詞句,揣摩詩意。
1、首先老師請同學們把詩歌自由誦讀一遍,然后結合課下注釋,揣摩詩意。教師走下講臺和學生進行個體交流,了解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問題的發(fā)現,存在兩類:一類是對注釋的推究;一類是注釋之外的理解)教師應作如下準備:
①釋題:“短歌行”,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名稱,屬《相和歌·平調曲》,原詞已經不可知,現在流傳下來最早也最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初中時我們學過長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車行》等詩歌。短歌、長歌,因歌詞長短而區(qū)分。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節(jié)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fā)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②對酒當歌,當字理解。解釋為“對著”,可以引申為聽歌,唱歌。這是已然發(fā)生的行為。解釋為“應當”,是能愿詞,表明放歌是希望發(fā)生的一種行為。聽歌時一種靜態(tài)形象的呈現,與詩人內心涌動的豐富的情感不符;應當是一種希望,無論付沒付諸行動,都是將來時的一種表述;只有一邊喝酒一邊唱歌這種現實中正在發(fā)生著的動作與詩人內在的情感互為表里。
③慨當以慷,意為慷慨。為何要把“慨”放前,“慷”放后。同時“當以”是虛詞,既然沒有表義功能,用在這里在哪方面發(fā)揮了作用?(這是詞語間隔用法,當以無實義。慷慨意為充滿正氣,情緒激昂,現代漢語中有慷慨陳詞一說。用在此處是慷慨而歌,形容歌激昂。這里為何是慨慷與詩歌的葉(和洽,和諧)韻有關。)教師安排學生對詩歌進行兩遍對比誦讀,通過讀感受這一特點。同時教師總結詞句理解方法,從詩歌韻律形式入手理解詞句。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為青色的您的衣領,讓我心向往。曹操想人家的衣服了?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借代,用特征代整體。文化意蘊:周代學子穿著的衣服,學子是有才能的人。同時該詩出自《詩經·鄭風·子衿》篇,這里看出曹操對賢才的思慕之情。所以這里青青子衿句,就有了讓我思慕的賢才啊,我心中向往。此處從修辭和文化入手,揣摩詩意。
⑤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鹿兒發(fā)現美食,悠悠鳴叫。這種景象和嘉賓云集奏樂宴飲,在情緒和情景上有什么聯系?情緒上,鹿兒發(fā)現美食,歡樂的鳴叫;宴會上奏樂喝酒,賓主盡歡。情景上,鹿兒性情溫順,喜群居,發(fā)現美食必聚食;宴會上嘉賓賢主聚會。這種通過景象或情感上的聯系,引出詩歌后句的手法,在《詩經》中常用叫做“興”。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例如《詩經·周南·關雎》鳥兒的關關叫聲,在鳥兒之間在傳達著什么信?求偶。教師總結方法,從詩歌表達手法入手理解詩意。
⑥明明如月,理解為明明者如月,明明者指的是明亮的皎潔的東西,它和月亮為復指關系,翻譯時可譯為明亮的向那月亮或者是月亮明亮。
⑦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為田間小路。陌為東西走向,阡為南北走向。枉為屈就,用在別人身上,是敬辭,??捎猛髋R枉駕。用為虛詞以。存,恤問也?!墩f文》;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親數存之。——《史記·魏公子列傳》)這句的主語是誰?枉為屈就,常可用枉臨枉駕。能用在自己身上嗎?用在別人身上,是敬辭。所以主語是別人。問候的對象就是我。相在這里不再是表示相互意,而偏指動作一方我。例如:例如: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⑧契闊談讌,心念舊恩?!伴煛睘榉蛛x。現代漢語中有闊別家鄉(xiāng)三十載之說?!捌酢睘榫酆现狻4颂幱脼槠x復詞,強調契意,聚合。此處從語境語法入手,揣摩詩意。
⑨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此句中厭何解?厭為滿足,準確嗎?請同學們對照課后注釋,認真體會厭和辭之間的關聯?結合典故,可知厭為辭意,指推辭,推卻,嫌棄。完整義理解應為山不厭土方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此處從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詩意。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予以解決,同時總結揣摩詩意方法。教師板書學生疑問,多媒體展現成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從修辭、文化入手,揣摩詩意。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從表達手法入手,理解詩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從語境語法入手,揣摩詩意。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從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詩意。
活動二、體會詩人情感。
1、 對詞句疑難的推敲,幫助我們完成了詩歌鑒賞的第一步,揣摩詩意。下面我們進入詩歌鑒賞的第二個階段,體會詩人情感。
首先老師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誦讀一下這首詩,其他同學完成以下任務。思考,在我們這首詩中,有一種情感反復出現,你能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出來嗎?動筆劃出直接體現出這種情感的詩句。
同學們找到那個詞了嗎?我們一起讀出來,憂。好,請一位同學把直接體現“憂”的詩句讀出來,其他同學思考,詩人憂的是什么?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一般四言詩,以幾句為相對較為完整的表意單位?兩句。所以我們讀時應讀六句。)
教師明確:憂的是人生短暫,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返回目錄
短歌行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兩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唯 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明 一作:皎皎)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 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返回目錄
短歌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的歲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逝去的時光實在太多!
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
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在原野吃著艾蒿。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憂思,噴涌而出不能停止。
遠方賓客穿越縱橫交錯的田路,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幾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
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是對著的意思。
幾何:多少。
去日:過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經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無實際意義。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沉思,深思,這里指對賢才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鼓:彈。
何時可掇(duō):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ò,為通假字,掇,通“輟” ,即停止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通“宴”。
三匝(zā):幾周。匝,周,圈。
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吐哺:極言殷勤待士。
<<<返回目錄
《蜀道難》高二上冊語文教學設計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短歌行》公開課獲獎教學設計
下一篇:《水滸傳》簡介教學設計